返回第076章 三郎陛下是酒鬼(第1/2页)  穿越大唐捡空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冯氏祠堂里传出了朗朗读书声,经过的庄户们听着心情愉悦,扛着锄头下地更多了几分精气神,这是在家的娃娃,祖祖辈辈的泥腿子,没想到自己娃娃这还能有机会读书识字。

    虽然这些庄户们并不知晓,孩子们读的是什么意思,但这不妨碍他们感激新丰侯府感激小侯爷,同样对于能来冯家庄授课的先生,心中一样感激。

    学堂里王维救出来的五个小孩,加上自己的弟弟妹妹,八个人也坐在孩子当做,虽然这些东西他们早就学习过了,但王崔氏却交给了他们任务,那就是帮助学堂里的其他孩子们学习,是他们进步。

    跟着这些孩子们一起,王氏的那几个孩子也渐渐的融入了进去,庄户们是淳朴的,孩子们更是淳朴的,别人对他好,他会对别人更好,早上出门的时候阿娘在自己口袋里放了一个鸡蛋,到了学堂,他们会把这个鸡蛋送给教他们学习的王氏小孩。

    作为未来人,冯元一对于儒学有着清楚的认识,作为这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学的思想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血液里无法剥离的存在,她的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儒学思想有好的东西,自然也有糟粕的一面,但是放在大唐这个时代,还是很切合实际的。《千字文》虽好但却不是最合适的启蒙教材,于是在他的授意之下,《弟子规》被印书坊印制出来了。

    《弟子规》全书360句,1080个字,冯元一前世就会背诵了,这涵盖了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在冯元一看来,这是极好的蒙学教材。

    几日后,当王文正拿到《弟子规》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了,他是当世大儒,《弟子规》当中的文字通俗易懂,但道理却是真真切切的,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新丰侯世子竟然能够写出这样的一本蒙学教材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世子大才啊!”王文正手捧《弟子规》,口中不断的念叨。

    在云居私塾用上《弟子规》的同时,冯元一顺势在云居书坊推出了《弟子规》,这一划时代的蒙学教材,被提前了千年拿到了大唐。《弟子规》一经推出,在长安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凡学习了孔孟之道之人都知晓,《弟子规》的价值。

    很快,长安的各大私塾学堂,都开始用《弟子规》做为了自己的蒙学教材,书本传到了山东,孔氏更是当中发声,为云居书坊叫好,《弟子规》的出现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举措。

    ……

    这一日,三郎陛下召见了冯元一,冯元一带着一辆大车进了皇宫,直接到了宣政殿偏殿。

    “小子参见陛下!”冯元一恭敬一拜。

    “你小子总是能够弄出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三郎陛下手中拿着《弟子规》,口中念叨,连连称奇,“《弟子规》没想到你竟然能写出这般精炼的蒙学读本!”

    “陛下,这可不是小子一个人的功劳!小子近来在侯府食邑办了个私塾,然后跟私塾先生,还有王维王缙兄弟一起共同努力,才编写了出来,可耗费了不少精力,您看小子都憔悴了!”冯元一说着挤了挤眉。

    “哦?如此说来,你那私塾先生还有王维王缙兄弟二人,可都是大才了!”三郎陛下缓缓说道。

    “陛下明鉴,王维王缙兄弟二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小子觉得以他二人的学识来看,都该是状元之才!”

    冯元一咧嘴,为王维哥俩打包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