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佳节惊变(第1/3页)  潜鳞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轩辕大地广袤无垠,各地风物人情各有不同,节庆之制也是大相径庭,如中州有三节之礼,北岳有双节之庆,而像南岭因为民族众多,节庆更是繁多难述。

    然而无论何地何国,都有一个共同的节日无数年来被传承和沿袭,那就是轩辕节。

    关于轩辕节的来源,还要从一个无比古老的传说说起。

    相传在上古时期,天帝之女辕与人间男人轩相恋,生子轩辕,天帝得知后大怒,杀死轩,并困辕于天之城内,轩辕被圣人相救。

    后来天魔降世,击败众神,世界沦入永夜之中,轩辕率十二勇士,在十二神兽的帮助下闯天之城,获得十二神器,最终降服天魔,使光明重现世间。

    为了纪念轩辕,后世百姓便将生活的这片大陆称为轩辕大陆,又将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定为轩辕节。

    这一日,正是轩辕佳节。

    按着往年的惯例,木三会在食馆里大摆几席酒宴,除了忙碌了一年的店里伙计,还会邀请像季清水、归婶、莫直等镇上相熟的又没有亲眷在旁的朋友邻居一起吃节饭,今年也不例外。

    杨不武从琅环岛赶回渔阳镇已是傍晚,刚入镇西,才驶到隆福巷口,就已被如织的人流挤得动弹不得。

    他有些焦急,眼看就要到节饭时间,生怕大家等他一人,索性将马车停在了城隍庙外,匆匆挤进人流之中。

    镇上灯火辉映,夜空烟花怒放,处处洋溢着节庆的喜闹味道,在此刻,战争爆发后落在人心口的阴霾被一扫而净,冷了许多日子的脸庞终于笑逐颜开。

    看着有顽童在路边放烟花,杨不武便忍不住多看两眼,他也不过十三岁,何尝不是一个大顽童呢,便跑到烟花店买上一大摞烟花,等会带上珂在食馆门口放。

    穿过隆福巷,走过东卫街、西柳街,再跨过白石桥就是紫石街。

    “福到!福到!”

    此起彼伏的祈福声就从白石桥上传来。

    数十位上身赤膊的男子肩扛着一座巨大的步辇从桥上缓缓而下,步辇上飞檐斗拱的座箱蒙帷中供奉了象征轩辕的神位。

    数个满鬓斑白的老者在步辇前踏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双手不停地做着祈福的手势,吟诵着祈福的箴言,数百位男女老少紧紧跟在步辇周围,或吹弹着乐器,或跟着老者的节奏一起虔诚地祈福。

    这种祈福的方式叫做“喊福”,盛行于中州沿海一带。

    在轩辕节之夜,供奉着轩辕神牌的步辇要穿过渔阳镇里每一条街道,为这座镇祈求繁华的长久延绵。

    整齐划一的祈福声响彻夜空,气氛热烈而肃穆,杨不武也禁不住跟着人群一起高声“喊福”,直至目送着步辇缓缓走下白石桥。

    乘着此刻不那么拥挤,杨不武赶忙跑到桥上。

    刚到桥中间,另一端的桥头却是传来一阵惊呼声,杨不武的视线里,人群乱作了一团。

    “闪开!官差办案!”

    只见一支马队不顾拥挤的人流,沿着紫石街一路疾驰,马上之人俱是一袭的红帽红甲,被街市两旁的花灯彩球一照,直映得鲜艳如血。

    被惊得四散躲避的行人纷纷欲做骂人之状,但一看见马背上的那般打扮,一脸愤色便化作了深深的惧意。

    “是…是血卫!”

    “廷卫最忌讳被人叫成血卫,你如此大呼叫,心丢了性命。”

    “廷卫怎么来渔阳镇了”

    “这还用问,肯定有人摊上大事了。”

    “廷卫办得都是谋逆的大案,这热闹可看不得。”

    人群里一片哗然,有些见识之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支马队的来路,所有人无不是一脸骇然之色,纷纷作鸟兽散。

    站在白石桥上的杨不武一听“血卫”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