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序章:轻风犹记(第1/2页)  国殇——旧时堂前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夏时间,煦日和风。伴着几声蝉鸣的夏日午后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倦意。老榆树下的那一间古木小筑便是王家的书房所在。自古时起,王氏一脉便以诗书传家、一脉相承,虽已时逾千载,但这份书香传统却从未间断。

    书房内冉冉升起一缕清香,沁人心脾。伴着这淡淡的香气书桌前那八九岁大的男童正手握钢笔在纸上写着一首他自己创作的诗:

    王侯将相出谁家,

    谁伴君王传佳话?

    过眼荣华烟云散,

    旧燕何时还故榻?

    男童提笔来神,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追思先祖感叹时过境迁的诗句。书桌对面的墙壁上供奉着一副琅琊王氏中的杰出人物——书圣王羲之的画像。这位在历史上享誉盛名的书圣,在东晋王朝地位显赫的右将军虽已仙逝千年,却仍受后世子孙的香火供奉,且琅琊王氏的贵族气质、书香精神更是传承到了每一代的后世子孙身上。虽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琅琊王氏的灵魂却在这世世代代的后人身上得到延续。

    在男童的身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躺坐在古藤摇椅上,一边端着手中的朱砂茶壶向嘴里送茶,一边叫过男童说:“斐儿过来,爷爷有话对你讲。”

    男童听到祖父叫自己,便停下钢笔,转过身去走到老者面前,毕恭毕敬地问道:“爷爷,您要对我说什么事?”

    老者又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说道:“斐儿,你虽已知晓了自己是琅琊王氏的后人,但对于琅琊王氏的过往却还知之甚少。今日我便要将这琅琊王氏的兴衰荣辱全部讲与你听,还望你能恪守祖风,不辱我王氏血统。”

    男童很恭敬地揖首作礼说:“斐儿谨记,还望祖父教诲。”

    老者点了点头,捋须髯说道:“琅琊王氏兴起于秦汉,鼎盛于魏晋南北朝,衰没于隋唐,是晋时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王氏传人世代居于琅琊临沂,五胡乱华后,王氏族人南渡,因思念故土,仍以北土为名。琅琊王氏在各朝各代都出现过十分杰出的人物,秦时大将王翦曾助始皇统一七国,立下汗马功劳;魏晋时大孝子王祥更是有卧冰求鲤的孝行;东晋时,王导助晋元帝南渡,稳固晋室江山,其侄王羲之更为杰出,他的书法入木三分,其作品《兰亭集序》乃是文化瑰宝,而他本人亦有书圣之美称。晋时我琅琊王氏地位尊贵显赫,几乎与皇室比肩,史称‘王马公天下’。只不过时过境迁,晋室灭国后,我琅琊王氏也日渐衰落,时至今日也早已成为寻常百姓人家。但是斐儿你要记住,我琅琊王氏乃名门贵族,共出过九十二为丞相,其中文人、美男子更是不计其数。我琅琊王氏世代豪杰,你亦是如此。祖父倒不苛求你要光宗耀祖,但却要你时刻牢记自己的血统,要像自己的祖先那样讲究忠孝仁义。虽然琅琊王氏往日的荣光已不可重现,但你却要仍要时刻以琅琊王氏为荣,不可做出一丝一毫有辱先祖之事,明白吗?”

    男童点点头答道:“孙儿谨记祖父教诲,今后定当刻苦研读诗书,秉持忠孝仁义,不辱我王氏先祖。”

    老者欣慰地摸了摸男童的头顶,笑着说道:“好了,去读书吧。”

    男童答应一声,便转身又回到书桌前。正欲读书时,却无意间发现对面供奉书圣画像所用的香案上存放着一卷纸轴。男童心下好奇,便走过去打开那卷纸轴,只见那纸上所呈现的却是一副水墨丹青。

    虽是寥寥几笔线条的勾勒,却力道纯熟、巧夺天工。那曲桥、亭楼、江水、石桌矮椅、清茶草芥、还有那天外飞鸿以及那回眸佳人皆描绘得惟妙惟肖,仿佛亦可以从这画卷中看出一份诗情。

    果不其然,在这幅画的右上角处几行意气风发的行书构成一首短诗,男童俯首吟去,只见这诗曰:

    烟雨如酥柳蒙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