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8章 神秘的梅园(第1/2页)  逆风民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程老秀才自从见识过水根的言谈和书法后,在族里、村里到处夸奖他。时不时拿出水根写的《满江红》给众人欣赏,后来干脆将其裱装在自己书房墙上。

    一时间,有关程水根捕鱼捞虾还清债,学业有成满江红……之类的故事传为佳话。

    程水根也成为族里,励志图进的青年榜样。

    转眼间,忙忙碌碌到了这年的11月下旬。

    一阵瑟瑟的寒风吹过,树木开始变得光秃,湖水早已变得冰凉。

    到了深秋,进入初冬季节,天气寒冷,阳光稀疏。

    青壳虾大多龟缩在石缝里,不太喜欢出来爬动,所以野钓的上钩率下降许多。

    现在除了吴老三、朱林根他们两组,又恢复卫娟姐妹一组,合计三组,只要天气允许,每天十斤虾的量还是保证的。

    野钓草鱼项目,成绩还是稳定的,每天七八十斤,冬天将至,乡下人喜欢拿草鱼做成鱼干,所以,草鱼每天也是供不应求。

    某天早晨,天空中笼罩着浓烈的雾气。

    程水根划着小船,穿梭在浓雾的湖面上。湖面很安静,没有大船、更没有机帆船,只有两两三三的小乌蓬船,和戴着小毡帽的船工,在湖面上穿梭忙碌……

    程水根触景想到“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香”的意境,心旷神怡。

    他来到乡镇市场的滩位上,拔下榕树上的钉子,拿出几张订货单看了一下,基本都是老客户。

    只有一户是新增的,从没见过,每天订2斤青壳虾,出价不菲,每市斤一块大洋。

    这是一家有钱有势的大户,得保证供应。

    送货地址是:后梅村的梅园

    后梅村属于双梅乡管辖,离这集贸市场,走水路约6里多的路程。

    程水根先送完老客户的货,剩下还有2斤多点虾,就一起送到梅园吧。

    他小船划的很快,半个多小时,就进入后梅村地界。

    转了二圈,怎么也没有找到所谓的梅园。

    按理说,后梅村不大,跟西埠头村一样,也就百十户人家,大点宅院都能一目了然,但就是没有看到梅园两个字的宅院。

    没办法,只好找个人问一下。

    瞅见一老先生,戴着圆形眼镜,身着深色破旧长衫,手上捏着旱烟袋,哼着小曲,摇头晃脑地走了过来。

    程水根忙上前问话:“老人家,向你打听一件事?”

    老人闻声停下脚步,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水根。

    “请问梅园在哪里?”程水根一边问,一边从衣兜里掏出半包骆驼牌香烟,抽出一支递了上去。

    老人点上烟,熟练地吸了一口,“嗯,洋烟就是有劲!”

    然后背过手来眯着眼反问:

    “是梅园还是梅院?”

    “写的好像是梅园吧,难道还有二个地方?”程水根掏出送货单,老先生应该识字,点点头。

    “这双梅乡以三梅为主,前梅、中梅、后梅。当然以前梅的梅老太爷家最为显赫,家大业大。这梅老太爷有三个儿子,人称梅家三兄弟,那个个都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老大梅宗玉开百货商店,在s城、h市、sh市都有分店。老二梅宗林原在h城当官,现出国留洋;老三梅宗海最牛,现是h城护军使,是大佬卢大帅心腹。梅院也就是梅家庄,是梅家老宅,现在只有梅老太爷住在那里。”

    老先生喘口气,连吸了几口烟,闭上眼睛,一付呑云吐雾的样子。

    唠叨半天还没有说出重点。程水根见状,赶紧把手中的半包骆驼牌香烟,塞进老先生的长衫衣袋里。

    老先生睁开双眼,又吸了口烟,慢条斯理地继续:

    “兄弟们都在城里住,不常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