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5章 读书何罪之有,强权有罪(第1/2页)  逆风民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叶小婉见水根沉默寡言,就开导:

    “也不要怪你三婶娘势利眼,这年头,谁都怕穷亲戚,有借没还的。不管怎样说,这些年要没有这些钱,我们还真过不来,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做人要将心比心,要念到别人的好。孩子!”

    “我明白,娘!”

    这现实社会就是个万花筒,什么人物、现象、思潮……五花八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世间的薄情寡义,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侧面而异,以一己之力当然无法改变,但可以先改变自己。

    程水根暗想:以重生之躯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不枉再世一趟。

    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大舅家啦。

    “我们就在你大舅家吃中饭吧。”

    “好,就依娘的。”程水根和幼娟都点头同意

    外婆和大舅他们住在横潮大桥的东面,门朝横湖内河。

    从大台门进去,前面就是窄长型石板空地,平时晒晒稻谷、农作物和衣被等。

    右边一排有五间旧式青砖瓦房,这是表兄嫂、表姐们的寝室,当然还有外婆的。

    正房在正面的一个台阶上。

    前面为客厅,一张四周雕刻着百兽图案花纹的红木八仙桌,4把红木雕花八仙椅子,这依稀显示,这家曾经富裕的一隅。

    客厅的侧边,则摆放着一张普通的农家饭桌和六七根长板凳和竹椅子。后面是一间寝房,平时大舅和舅妈住在里面。

    客厅边上连着一间偏房即厨房。

    这是当下典型的富农家庭。

    但20年前的叶家不是这样的。

    外公在世时,家有上仟亩良田,有一间蛮大的酿酒作坊,酿酒作坊占地十几亩地,雇工都有几十人。

    酿酒作坊主要是自酿自销黄酒,由于外公的酿酒工艺先进,做工精细,真材实料,所以叶氏酒业生产的绍兴加粮酒,女儿红远近闻名,产品还远销h城,东方魔都sh等地。

    当时的叶家在清末年间,有作坊还有商铺,算是很有钱的财主土绅,比只有土地的地主们强多啦。

    大舅-叶兴财是家中长子,从小就跟着外公创业,帮扶打理酒坊,得到外公酿酒手艺真传,成了一名优秀的酿酒师。

    母亲-叶小婉家中是老二,下来还有二个兄弟,大弟叶兴文,小弟叶兴邦。

    外公重男轻女,对后面二个儿子的教育不遗余力。花重金,将二舅叶兴文和小舅叶兴邦,先后送到城里的洋学堂念书。

    二舅叶兴文在h城读书期间,正逢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瓜分中国,疯狂镇压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大举出兵占领了北京、天津,还迫使清政府签定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叶兴文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痛恨自己不能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

    他开始广泛阅读新思想的书籍,并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的朋友来往密切,一起探讨救国的道路。

    1904年,二舅叶兴文终于说服外公,留学rb。

    在rb,叶兴文和进步人士接触,学习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思想更为成熟,性格更加刚毅。

    在1905年加入了革命组织光复会,后又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时年22岁的叶兴文回到国内,在h城洋务局任专务,并积极参与了秋瑾、徐锡麒成立的“光复军”,决定在安徽和浙江同时起义。但是计划被泄露了,叶兴文被捕了。

    清政府大肆捕杀革命志士,官方曾通缉数十人,其中就有在h城读书,刚参加“光复军”不久的小舅-叶兴邦,当时叶兴邦刚满16岁。

    叶兴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