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3章 陪娘去还债,挺直腰杆(第1/2页)  逆风民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林根教训了东埠头村的“黑皮熊二”等一撮地痞,提高了水根商行的知名度,扫清了目前野钓作业的障碍。

    程水根发现吴老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拥有理智和冷静的头脑。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但机灵和前瞻性思维是从小养成的,可以说是与身俱来的天赋。

    忙碌了一个多月,到了11月初的深秋季节,天气也逐渐变得寒冷起来。

    吴老三和林根他们都在紧张的秋收农忙,所以钓虾作业又是卫娟姐妹俩先项上去。

    傍晚钓鱼作业,吴老三他们6个人,分成二组,轮换着来,也没有间断。

    这样水根精品水产每天业务照旧,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数量上略微减少些。

    程水根的肩伤由于喝汤药、贴膏药不间断,加上年轻、体质又好,所以恢复得很快。

    眼看冬季不到一个月就要来了,程水根乘空闲时候,将家里房屋做了一些修缮,尤其是门窗加固,窗户换上玻璃,屋顶增添瓦片等。

    同时,置办了新的绵被,床垫,全家人都做了全新的棉衣、棉袄、棉裤和棉鞋。程水根进s城特别给母亲和卫娟、幼娟买了几丈新花布,做了几套新衣裳。

    按程水根的说法,就得瑟一下,不能老是一付窘迫寒酸,穷兮兮的样子,让人瞧不起。

    叶小婉说,要想直起腰杆来,让人家瞧得起,就得先把债都还清了才算正道。

    “行呀、娘,我们去把债还清了,无债一身轻嘛,看有多少债?”

    叶小婉从床头柜中拿出几张纸来,上面有阿拉伯数字和记号。母亲虽然没文化,但数字会记,谁家是记号,只有母亲本人知道。

    全部统计完,这么多年加起来的债务,一共本金185块大洋,多少给点利息吧,准备30块,共215块。

    “你舅舅家这么多年拿了不少东西,要不也给些吧。”叶小婉说到自己母亲、哥嫂那,总觉得这几年抬不起头来。

    “好,娘你说给多少吧?”

    “给个30块大洋吧!”叶小婉保守点说道

    “那就给40块大洋吧!”程水根放宽些给。

    “嗯,根儿给娘争脸啦,这些债还清了,娘就是死了也安心能闭上眼睛!”叶小婉说着痛处,不禁双眼湿润,潸然泪下。

    程水根知道母亲这么多年,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这几年都很少出门,出门见谁都低着头,总觉得没脸见人。

    俗话说:人活一张皮,这皮就是脸面。

    叶小婉做梦都想直起腰杆,挺起胸,让人瞧得起。

    程水根决定让母亲多年的心结一次解开,释怀。

    “根儿呐,你真有这么多钱了吗?还了以后怎么办?”

    叶小婉又担心起什么来了。

    “你放心娘,我心里有数的,不光要还债,还要发展嘛!我这里银票足够。我明天去钱庄把零钱换些出来,就开始一家家去还!”

    “好!根儿”叶小婉终于眉开眼笑。

    翌日上午

    程水根送完订单上的水产后,到镇上钱庄,用银票兑换了现银,用布织的钱袋装着,斜搭在肩上。

    划船从瓜子湖经过,准备返回家中。

    硕大的瓜子湖旁,一棵棵桂花树早就开花,到了深秋季节,有些桂花树开始凋零。

    程水根在湖中划着小船,远远的还能闻到从岸边飘来的淡淡清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好似来到人间仙境,神奇无比。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终于要陪着母亲去还清债务,也是人生中一大喜事,一个好的开端。程水根心里还是颇为得意的,嘴上不由得哼起了小曲。

    回到家里,母亲端坐在梳妆桌前,卫娟和幼娟一左一右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