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3章 有思路,就有出路(第1/2页)  逆风民国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程家亲戚们开始还肯借点,毕竟是同宗血缘嘛,也是蛮同情的。但后来发现只借没还的,且男人一去又了无音讯,觉得这家也什么希望。

    古人云:救急不救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穷得都没希望啦,还有人家肯借吗?

    这人的自私自利心态,与身俱来,与年代无关,只跟人的本性有关。

    这几年,好在卫娟和水根开始长大了,尤其是卫娟,虽从小聋哑,但很懂事,帮母亲做不少家务。

    二年前,母亲-叶小婉和卫娟,在家附近的乱坟废墟堆里,用平整堆土的方式,硬是开发出一块菜地和一片淡竹林来。这样,全家一年四季的疏菜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再努力养了二头猪和十几只鸡,日子相比以前要好许多,至少现在没有饿肚子和衣不蔽体,虽然不能够还旧债,但也没有增加新债,再不去求人看脸色了。

    房屋虽破旧,还能遮风挡雨。

    平时里,整菜地、割猪草、挑水、放棉线的活,都是卫娟在做,幼娟帮忙当助手。

    江浙人非常的重男轻女。

    程水根因为是家中独子,家最穷,母亲-叶小婉借钱也要送他读书。小时在镇上读私塾,后来在s城洋学堂里读了几年。

    春末夏季时,程水根的水性很好,喜欢下河去摸螺蛳,摸鱼虾,尤其是潜水摸河蚌,卖得钱凑些家用。

    眼前几乎是家徒四壁,早不保夕的生活水准,让发达社会重生而来的程水根苦不堪言。

    必须慢慢地改变,提高,再提高,……否则,还不如不重生呐,生不如死!

    冥冥之中,自有命中定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廿世纪二十年代的江河自然生态,与廿一世纪的江河自然生态,不能同日而语。那时候江河里没有什么污染,科技手段也不发达,那湖里鱼虾等生物资源太丰富了,就看你有否本领去摄取。

    程水根决定先从虾,鱼,河蚌,螺蛳等水产入手,这些不需要成本投入,只需要自己的聪明才智,向大自然要活路。

    他向母亲-叶小婉要了些小钱,买了些尖嘴钳工具,小锉刀,几包大小绣花针,尼龙丝线等。

    在小竹林里砍了若干根相对粗大的竹子。

    在煤油灯的小火焰中,程水根将绣花针加工成大大小小的钓钩,分为钓虾的,钓鱼的系列等级,每个钓钩用小锉刀加工成倒勾刺。

    将砍回来的竹子,刀削锉磨成大小长度一样的竹杆子,在竹节位置用火微烧后,放置水中突然冷却,能增加竹杆的柔软性。

    每根竹杆,横着排放10个钓钩,丝线放置的长度从100-150不等,从左到右按梯形均匀排列。

    先做好6付钓虾杆。然后与幼娟一起在竹林里挖些红细小蚯蚓装入小木盒里,用喂鸡的稻谷糠,在铁锅里抄熟抄香,作为诱饵引子。

    全部都准备齐了,万事具备,只等行动。

    每年开春之后,河虾与其它动植物一样,都会繁殖后代,所以春末夏初的时季里,河虾最多,也最肥,比较好上钩。

    程水根准备明早小试牛刀。

    翌日卯时

    公鸡刚啼鸣,水根就醒了。

    因为心中有事也没有睡得很沉,只算浅睡,属于迷迷糊糊状态。

    听得公鸡啼鸣,他从小床上一跃而起,到外间,舀了一瓢水桶里的凉水,拿手洗了一下脸,回头摇醒幼娟,叫她赶紧起床,洗把脸兄妹俩就出发。

    卯时大概就是早晨5点吧,天才矇矇亮。程水根和幼娟带上昨天准备好工具,向前几天踩点好的河岸出发了。

    晨风迎面微微吹来,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树叶子滑下来,滴入水根兄妹的脸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