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集1(第1/2页)  谬论红楼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婆子、夏嬷嬷、刘虎家的、张义山家的、赵嬷嬷”,于是听到的人纷纷上前来。我们看这几个名字,大部分是姓氏或者姓名加上“家的”,我们知道在清朝女性的地位其实不高,不高到什么程度,连名字几乎都没有。那你看,这里面最突出的几个名字,就是这个“嬷嬷”,我们知道,嬷嬷有“宫里某位皇子的奶娘”,年老妇女的称呼等意思,可是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叫“夏婆子”、“赵婆子”呢,可见这个嬷嬷的意思指的就是宫廷里皇子的奶娘乳母之类的宫女。

    王熙凤看着这几个人说:“这二十个人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

    这我们就奇怪了,你数数家丁点的名字,其实是八个名字,可是为什么王熙凤却说这是二十个人呢。说这八个人平均分为两班,只负责给客人来往倒茶就可以了。别的事他们用不着管。

    “刘婆子、邓祥家的、尤义忠家的、傅婆子、李万山家的、史嬷嬷”

    “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就又奇怪了,你看他明明点了六个人名,说平均分为两班,每天只管自己家亲戚茶饭就行了不用管别的。可是他明明点了六个人名,怎么王熙凤说是二十个呢?难道王熙凤不会算数吗?

    “池婆子、马三家的、刘万祥家的。”

    “这四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

    “这四个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

    这四个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

    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描赔。”

    我们知道,清代的户籍制度是八旗制度,八旗共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清朝的旗人共有三种,分别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大体上,每一旗的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旗主、参领、佐领和旗下兵丁。满清八旗贵族有六大姓氏,分别是完颜、佟佳、富察、那拉、爱新觉罗、钮祜禄。但是清朝历史上有十大姓氏,除了那六个姓氏,还有马佳、费莫、乌雅、瓜尔佳。你看看对应王熙凤上面说的数字,所有我们说王熙凤分配的是八旗制度和清朝的官职品级之类的制度。

    你看,“痰盒”谐音是弹劾,弹劾的意思是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你看,“描赔”这个词,字面意思是描摹赔偿,你说陶器坏了,用描摹来赔偿?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你看“监收祭礼,酒饭器皿“,合起来就是”祭酒“二字,那么古代祭酒是一种官职名字,意思是古代的教育机构的管理者,类似于现在的校长之类的职务,也就是说管字画古董的话当然损坏了需要“描赔”,所以说,虽然我们不懂,但是也可以大致推断出王熙凤这分配的是官职类的职务。

    那分配完毕之后,王熙凤叫来升家的妇人说:“你负责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你立刻来回我。”你看,这不就是大内总管吗?我们说,清朝的大内总管是内务府大臣,他对所有太监拥有管辖权。我们知道,顺治时期的大内总管是吴良辅。也就是说,这位来升事实上可能就是吴良辅。

    “你要是敢有徇情,经我查出,这三四辈子的老脸,竟是顾不成了。好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我只和哪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事情,我是皆有一定时辰的,横竖你们上房也有时辰钟,每天六点半我来点名。点完了名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