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端午(第2/3页)  此间无凤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兄弟,我这就带你去见唐员外。”刘岩这才明白原来吴达通刚才是故意说那番话让他就范,只得暗自苦笑。

    吴达通又叮嘱那些挂灯笼的小厮一些安全事宜,便领了刘岩往牌楼里面走去,才走出一段,刘岩突然一拍额头:“吴兄稍等。”转身折回茶摊,要给茶水钱,可那老汉是执意不肯收,刘岩乘他不注意将铜钱丢到了装钱的盒子里。

    有人提醒老人:“人家还是给钱了,放到你盒子里了。”老人一看,那小伙子已走得不见人了,只得摇头叹息。

    “这南门街上的三个牌楼都是我们员外出资兴建的,平时都由我们府上负责清扫,修缮的事宜。”听说刘岩是外乡人,一路上,吴达通就跟他讲起了一些湄川的风土人情。

    和武济城那样的平原城市不同,湄川城无论房屋道路,一概都是用青石垒成,这里取材方便,青石随处可见,别处寻常的青砖在这里却成了稀罕物,只有极少数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了。

    多数房屋都是平房,依着一些坡地,一排排建得栉比鳞次,放眼望去,几家房头冒着炊烟,几个顽童互相追逐嬉闹。有时见两家人一个在山腰,一个在山脚,互相拢起双手大声说话,尽管隔了许多人家,都可以听清彼此的话,这时一旁再有个相熟的插话进来那就更热闹了。

    听这吴教头说,别看这些房屋不如何气派,但却坚固经久。数十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地震,但整个湄川只倒了数间房子,放在别的地方,那是绝无可能的。

    刘岩一边走,一边听得津津有味,看到路旁的人家门窗插起了艾叶,闻着棕叶的香气,居然前所未有地想念起家里的棕子来,虽然每年端午节家里的棕子永远都是简单的绿豆馅,每每让他羡慕邻居家的肉馅和蜜枣馅棕子,但是这一刻,他竟觉得那绿豆馅的棕子就是世上最美味的。

    忽然听到吴达通说道:“到了。”刘岩抬头一看便惊叹:“好大!”

    被刘岩形容“好大”的并不是眼前一个宽阔的场子,也不是场子旁边两扇敝开的鎏金大门——尽管那两扇大门的尺寸也是他生平仅见,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惊叹。他惊叹的是那场子中间一株庞大无比的榕树,树干粗壮得恐怕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枝叶更是繁密得让人难以望见其顶端。刘岩恍然想起入城时隐约看到城中突兀地隆起一个小山头,当时还奇怪怎么这个山头看起来与别处有些格格不入,现在一想,按照当时的方位来看,所见的山头正是这棵大榕树。

    吴达通想是已经司空见惯了人们初见大榕树的这种表情,不无得意地说道:“如何?是不是很少见到这么大的榕树?这可是我们湄川的宝物,听说已有上千年的树龄了,当朝许多大官到了湄川必然都会来看一下这棵树的。”刘岩叹道:“唐员外还真会挑地方做府邸。”吴达通笑道:“可不是?任谁看到了都说这是块风水宝地。”

    榕树上也挂上了许多小灯笼和彩绸,显得喜气洋洋。带着刘岩绕树看了两圈,吴达通便领了刘岩走进那鎏金大门中,进门是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的建筑和湄川街道上普通百姓的房屋就绝不相同了,虽然没有武济城袁家那般精致华美,却另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粗犷气势,比如同样一层楼,就比袁家要高上至少三尺,又比如台阶,袁家一般步,这里却动辄十多步,还比如屋檐,袁家可能注重的是其精细的雕饰,而这里却去繁化简,是另一种浑朴之风。

    一进到门里就见一个巨大的院子,此时院内也是张灯结彩,披红挂绿,院子靠一侧还搭了个小戏台,一个戏班在唱着听不懂的地方小曲,而戏台前方竟然摆着几十桌酒席,此时怕不已经坐了两百多人,丫环们捧着瓜果菜蔬放到院中几桌酒席上,一些妇人抱着孩子坐在靠近戏台的桌子上,嗑着瓜子看戏,甚是惬意。

    吴达通说:“今日是端午节,我们员外每逢过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