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猎鹰出击(第1/2页)  伞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方向报告准备情况!”猎鹰队员的头盔里,传来秦肖羽沉着的指挥口令。经过大约一秒钟的延迟,他的声音也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大厅里响起,虽然有一些失真,但仍能听出他那比实际年龄稍显成熟的嗓音。

    “舒瑶准备就绪”“张晨准备就绪”“得志准备就绪”……各方向的声音陆续传来。

    “好!1分钟后展开正面行动!通信持续联通,两个狙击阵位保持警惕!”

    按照之前的作战计划,正面行动的第一击,便是解决左右两侧塔楼的哨兵,如果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惊扰据点内部的敌人,则两个狙击手就可以继续待命,这样可以尽量延迟开枪时间,最大程度上达成突击的隐蔽性。

    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谁也不知道这第一枪会什么时候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枪声一响,也就是敌人倾巢而出、全面开战的时候。

    “就看宋强和伟伟他们的表现了。”秦肖羽心里想,但并没有给他们施加额外的压力。

    此时,在离秦肖羽100米开外的一处灌木丛里,宋强和冯伟伟正在等待秦肖羽的行动命令。令人意外的是:宋强手里拿着冯伟伟惯用的那把9军用反恐狙击弩,正聚精会神地瞄准塔楼的方向。

    而冯伟伟手中的武器,则是他们刚刚制作完成的一把简易弓箭。

    在秦肖羽讲解战术、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们就很清楚此战的关键在于隐蔽突击。秦肖羽和马毅都是飞刀高手,近距离干掉塔楼上的两个人根本无需开枪。冯伟伟虽有弓弩绝技,但马毅却没有这方面的特长,他们清楚自己的弱项,而秦肖羽也不便强求。

    但他们两人都是要强之人,自然不能因为自己而让行动效果打折扣。

    在他们去到伏击位置的路上,冯伟伟就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9军用反恐狙击弩有精密的瞄准击发装置,虽然瞄准境况与步枪有很大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凭借宋强长期训练培养的优秀军事素养,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掌握。

    至于冯伟伟,他从初中开始就是学校射箭队的队员,高中时还得过全省中学生业余比赛的奖牌,在射箭方面有着卓越的天赋。所以想到了自制一把简易的弓箭,虽然不如制式装备那么精准,但在他的手中,也将是一件杀人利器。

    在冯伟伟这种专业人士的眼里,植被丰富的热带丛林中,制作弓箭的原料随处可见。

    他选取了一根强度和韧性俱佳的黄荆老藤作为弓身,用着陆时保留的伞绳作为弓弦,两人协力将黄荆藤掰弯制成了一张简易的弓。宋强空手试了试,弓的强度还不,一个未经训练的普通成年人未必能够拉开。

    然后是箭,这对他们来说更简单了,冯伟伟就地取材,在一丛竹林中找了两根指头粗细的笔直斑竹,去头去尾制成长约一米的箭杆。然后用匕首将竹竿一端剖开,把军用弓弩的制式箭头插入中间,并用伞绳紧缚,两支箭就做成了。

    这并是不冯伟伟地奇思妙想,而是他经过实践检验的可行之举。因为在他时候,就用这种类似的自制弓箭射死过邻居家的一只公鸡。

    等到一切就绪,秦肖羽“一分钟准备”的口令也随即传来。

    冯伟伟看了看表,又抬头仔细观察塔楼上哨兵的位置。

    那两名哨兵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没有任何察觉,他们一前一后,一人怀抱着枪,斜倚在栏杆上打盹,另一人倒是稍显警惕,用目光扫视着树林,但眼神空洞,显然没有目标。

    通过卫星授时的终端时间是绝对同步的。冯伟伟一边斜视着手腕上秒数的跳动,一边注视着塔楼的顶端,缓缓地拉开了那张简易的长弓。

    当数显秒表跳动到“60”,他瞄准正在向前观察的那名哨兵,右手一松,竹箭嗖的一声离弦而出,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