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舌战四(第1/2页)  穿越之群雄逐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匡胤心思越来越烦闷,却也无奈应承,“冯相爷,朕答应你,对于此事必详查清楚,如若缺如你所言,无论是谁,朕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朕已疲累,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今天就到这儿吧,都跪安吧!”赵匡胤想以此来个缓兵之计,以为自己赢得些许喘息,并于赵普等谋臣重新商议对策,毕竟照如此发展下去,局面将不可收拾!

    对于赵匡胤心思,冯延巳当然了然于胸,所以他断然不会再给他们重新商议的机会,索性跪地直陈,“陛下且慢,老臣尚有其他事关大宋国运之急务陈情,还请陛下稍安勿躁,静听老臣进言!”冯延巳故意说成是事关宋国国运的急务,以便让赵匡胤没有理由退朝,其实,他这是打擦边球,毕竟大唐如今是大宋附属国,唐国急务亦是宋国组成部分!

    赵匡胤心生冷笑,知道他又是危言耸听,径直起身,便欲离开。

    冯延巳疾呼,“嗟夫!老臣素来听闻陛下心地清正、虚怀若谷,又身先士卒、义薄云天,陛下乃旷世明君,虽唐宗亦不及也!如今看来,确实言过其实,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受命于天,仅仅是身体疲累,便置国运于脑后,当真可笑!哈哈哈……”言罢,不顾朝廷礼仪,竟然大笑起来!

    赵普勃然大怒,厉声呵斥道:“冯延巳,你狂妄至斯,竟敢辱骂君父!来人,将此狂妄之徒锁拿,以待后审!”赵普待陛下确实如君如父,必是见不得有人在他面前如此狂妄羞辱,当然,也有些许报复的成分存在!

    赵匡胤停下脚步,摆了摆手,命进殿的军士退下,愠怒道:“冯相,这些拍马溜须之词都是从哪里听说?又为何说唐宗不及朕?如果你解释清楚,朕可以考虑免你不敬大罪;如若你假意逢迎,朕决不轻饶!”赵匡胤突然觉得眼前这位老头儿,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甚至毫不吝惜自己的名声,能做到这一点的,必是大器之才!所以,他为自己找了一个不走的台阶,他坚信以冯延巳的心智,解释一下他刚刚的行为,必是小事一桩!

    冯延巳眼见赵匡胤停下脚步,并退下进殿锁拿他的军士,便知谈话可以继续,赶紧回禀:“回奏陛下,呈天意,回师开封,下令大周宗亲不得惊犯,大周公卿不得侵凌,如此宽仁大度,太宗却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其兄长一家诛杀殆尽,随其兄的大臣除了魏征寥寥数人,亦是大部流放,论此太宗不及陛下也!”冯延巳言辞切切,又以历史为依据,当然还有潜台词,就是说“太宗尚且不杀魏征,陛下您强于太宗,又怎会杀冯延巳这直谏之人呢?”

    赵匡胤听罢,暗暗为冯延巳辩解赞叹,“冯相爷如此说,朕如果再走,岂不是昏聩之君?既如此,朕就听听冯相爷口中事关国运的急务,说吧,朕洗耳恭听!”赵匡胤并未回到中案,而是走到冯延巳与赵普面前,一手一个将二人扶起!

    二人均施礼谢恩!冯延巳从皇帝的言行,注意到,皇帝对他的敌意慢慢消解了,心中感激;赵普亦是有同感,也不是有所谓“嫉贤妒能”的心思,而是隐隐觉得冯延巳辞行,必不会空手而归,为此,隐隐颇有些自责!

    冯延巳深深施礼,遵旨回话,“陛下,我国主欣知陛下荣登大宝,为让两国百姓免遭生灵涂炭,便随即上陈,愿追随陛下,奉宋正硕!虽然,上国与我朝暂未有任何官方正式的契约,但我朝却是忠实履行承诺!但自江显德六年,我大唐向上国每年缴纳白银超过三百万两,为此,国主只能加重赋税,甚至出现了“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交税的情况,国民早已水深火热、苦不堪言……”还未及回禀完毕,冯延巳再也忍受不住,咳嗽不止,毕竟,冯延巳身体早已承受不住如此强度!

    赵匡胤眉头紧锁,示意冯延巳可以坐着回话。冯延巳再次谢恩,接着陈情:“今年国主为践诺,凑齐朝贡,漏雨的宫殿也是没有修葺,此外,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