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一个小目标(第1/2页)  元青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干就干,由于带回来的原油不多,刘一凡挑了个烧制得比较结实的陶罐,在罐体上口接入了一根长长的铁管,用麻布密封,带回来的原油倒到陶罐里,下面用小火慢慢加热那罐原油,随着温度的提升,原油里的油气被加热蒸馏了出来,顺着长铁管管壁被冷却后,凝成了一条细细的黄色液体,顺着铁管末端流入到一个罐子里,带的那一大罐原油也就蒸出了小半罐黄色的液体,剩下一堆黑色粘稠的东西,按后世的化学成份,这里面的可用物质还很多,重油,煤油,沥青等等什么的,但现在是实现不了。看着蒸出来的那小半罐黄色的液体,刘一凡闻了闻,浓烈的汽油味道,倒出一些用火把点了下试试,忽一下,火苗猛烈的燃烧起来,没错,这就是后世的汽油了,虽然含有些杂质,不过主要成分肯定没错。刘一凡打量了下这个简陋的不能再简单的提取装置,没爆炸没出事故还真是万幸。不过能提前炼出汽油来,这也是一个进步,至于油标号什么的就别提了。这个小实验印证了,那肯定是原油了,而且能提炼出来可用的汽油。不过现在这条件即使有了汽油作用也不大,当作技术储备留待以后吧。

    汽油的事先放下,大量取得硫磺矿的事才是当务之急,刘一凡叫来吴老大,商量加快船只制造,吴老大摊摊手,人手,还是人手问题,目前岛上资源不缺,就是缺人手,小船还容易些,想造大船,还是得用大量有成熟技术的人手,虽然这段招了不少人,不过有技术的人不多。大部分只能在吴老大指导下做下简单的体力活,怎么办商量来商量去没有成熟人手还是主要问题,最后吴老大提出一个想法,就是回吴家村招人,现在也只有那有大量的熟练造船工匠和水手,靠岛上的人工培训是个漫长的过程,刘一凡也等不了那多时间,那只好这办了。刘一凡把那艘大货船配给吴老大,分配了一些人手,让吴老大回去招人,岛上资源多,目前还是个空白区是个好地方,这一来一回得两三个月,但也没办法,给吴老大一笔白银回去时顺带购物资,郭继中也让刘一凡派给了吴老大一同回去,作为长途运输的保护,这也是吴一凡的一种治衡措施,随着岛上人员的增多,渐渐会形成各个小利益集团,只要有益于刘一凡的发展大业,刘一凡也乐见其成,这也是哪个时代都无法回避的事情。

    安排完吴老大回去事宜,刘一凡召集了一些速成的水手利用岛上造的货船来采运硫磺矿,硫磺矿点离得不远,沿岸边海边一天就可跑个来回。为了方便装矿,刘一凡还特意用木板钉制了一批木头箱子,并用树胶做了密封,防止潮气侵湿硫磺矿粉。库页岛虽然寒冷,但岛南端多雨多雾,岛上空气湿度还是很大的。上次带回来的矿粉,刘一凡也进行了物理粉碎化提纯处理,由于是天然形成的结块,硫磺矿纯度很高,便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不觉间,时间进入了六月,刘一凡抽空还查看了种下的农作物情况,种下的小麦、粟、黍、豆等作物长势非常好,对于这种从未耕种过的土地,地力肥沃,这几样庄稼一片疯长,就连边缘随意种下的蜀黍,长势也是喜人,看来肥料都不用了,青绿色的植被密密麻麻,岛上雨水充足,后期养护也很简单,只要除除草,就很容易了,对岛上植被来说由于是新作物,岛上针对庄稼的虫害很少,看来今年粮食丰收是可以预见的。有了充足的粮食,刘一凡就能安心的在岛上发展了,不然这几百人每天消耗的吃食也不一项不小的量,现在的海鱼让大家吃的直倒胃,野物虽然能改善一些,但总吃肉也不是事,有时还有人在肉里伴一些能食用的草根,树叶什么的调结胃口,长久这样下去,人心会散的,也不利于在岛上长久生存。刘一凡也频频派出船到对面采购粮食,虽然不多,聊胜于无吧。

    土法取硝用的粪坑也渐渐增多,人多了排泄的也多,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粪坑上面的土层也渐渐泛白,看来方法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