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第一节 大有来头的老乡(第2/3页)  温哥华温哥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办公室主任,一个编辑,一个前台。办公室主任叫陈峰,英文名字叫

    uce,在国内的时候是学外语的,和项思远说话很投缘。

    吃完饭,项思远就主动去到陈峰的办公室。陈峰看上去比项思远显老一些,而且一看就是个精明人,他知道项思远来的目的,两人先拉拉家常,很快讲话就顺畅起来。

    从陈峰那里,项思远才知道了杂志社现在的基本情况。

    原来万中良和黄小丽是再婚的夫妻。万中良与上一任妻子离婚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但是跟了母亲,在中国大陆。万中良与黄小丽结婚以后又生了一个女儿,有差不多三岁了,现在在国内。万中良在国内的时候,最初是办制衣厂,后来得到内部消息,知道西沙省要大规模迁移和改造旧墓园,就抢先在西沙省大规模开发新墓园,也就是他自己说的房地产开发,赚了大钱。之后又在音像文化产业内投资入股,交结了一些文艺圈的人,也就是他所说的文化产业。然后顶着这个文化产业的帽子,到加拿大来办报纸杂志,不过他真正认识的懂得媒体的文化人,恐怕就项思远一个人。

    公司两个月前就成立了,叫“加拿大文化与传媒集团”,还顺便注册了一家协会,叫“加拿大中文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瞭望》杂志是这家公司计划出版的第一份刊物,由陈锋负责注册,他虽然过去没有办过报纸,但是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知道一些基本情况,加上他英语好,到官方的网站上查看了一下,发现在加拿大注册创办一份报纸杂志或者成立一家协会,比上街买菜还要简单,只要在上网填写一些简单的信息,选择有效名称,缴纳不到40元加币,也就大功告成了。

    公司最初的员工就是他和前台,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外联络,为杂志社的开张典礼做筹备。开业前,他联系到bc省的和列治文市的市长,请他们写来贺词,又安排了他们分别与万董事长见面合影。正式开业的时候,中领馆以及bc省的和列治文市的市长也都为公司发来了贺函,列治文的国会议员和市议员以及几位在温哥华的大陆明星还来到现场捧场。办完开业典礼以后,目前还不清楚办公室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杂志社目前只有一位编辑,主要负责联系国内的稿件,不过如果按照计划,出版16开80页的杂志的话,目前联系到的稿件还不到一半。计划第一次正式出版的时间是下个月初。

    听完陈峰的介绍,项思远明白了目前的处境,心中的压力像一团巨大的乌云笼罩过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没有心思观赏办公室的装修,赶紧拟定了一个下一步工作的建议。讲了三条意见:一是把杂志办成双语,每篇文章都同时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以更好地达到向加拿大本地人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二是立即招聘电脑排版人员,懂排版的最好,不懂排版的话,可以培训;三是由办公室负责联络发行网点,制订发行提成政策,同时尽快联络本地的印刷厂,寻找最佳报价。

    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万中良和黄小丽回来了。项思远把建议书拿给万中良看,万中良简单的看了一眼,就大声地叫黄小丽过来。黄小丽很快就直接从隔壁的办公司走进来,项思远这个时候才注意到,原来董事长和总经理以及总编辑的房间之间,都是有门可以相通的,而且每个房间都自带了一个卫生间。

    万中良把项思远的建议递给黄小丽说:你看看,行不行。

    黄小丽看过之后说:我们的确还需要多增加一个人,要不就再多招一名编辑吧。

    万中良说:好,按黄小丽说的办,项思远,我再给你增加一个编辑。

    项思远点头称好。心里琢磨,想不到黄小丽这么支持他的工作。

    三人又闲聊了一阵,万中良说:今天就到这里吧,走,我们现在一起吃饭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