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她的决定(第1/2页)  奸臣当道,县令好气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主教她若有难处,可以在天黑之后到敬道院找他。

    梅萧仁一路留心着周围是否有人,跟做贼似的溜入了先生们聚居的地方,顺利找到了周主教住的院落。

    屋里还亮着灯,梅萧仁上前敲了敲门。

    “进来。”

    听闻门开的声音,周主教转眼看向门口,见着来人并不惊讶。他知道,梅萧仁如今正逢无师的困境,一定会来找他相助,而他也不会食言。

    清晨,后山马厩。

    梅萧仁被外面嘈杂的声音惊醒,知道这是马奴们起床干活了。她自打来了这儿就没干过什么活,也无人来打扰她,这也是主教大人的吩咐,让她能在这儿静心读书。所谓的受罚,只是做给别人看而已。

    梅萧仁揉了揉压得麻木的手臂,看着铺了满满一桌的经学注解,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她昨晚就这样写到半夜,又趴在桌上睡到了天亮。

    等楚钰来了,她便将一晚上的成果双手奉上。

    楚钰落座后开始翻看她的注解,字迹洋洋洒洒,通篇无一处疏漏和表达含糊的地方。

    梅萧仁伸头探了探,微微一笑,“我答的这些对吗?”其实她心里已有答案,因为她的学识虽然不怎么样,但记性出奇的好,加上周主教解释得清晰仔细,让她回来就能一气呵成全写出来。

    见楚钰点了点头,她便放了心。

    “这些书我从前读过,记得一些。”

    她是庶族出身的县令,所以楚钰应当能断出她当官靠的是科举,添这么一句解释,更能让楚钰相信她的学识不弱。

    “经学记得,那史学呢?”

    “史学?”梅萧仁愣了一下。她在书院的这些日课都没上过多少,学的都是经学,差点忘了,书院的课程不止经学一科。

    文有经史,武有剑术和御马。

    不过史书这种东西她从前看过,内容一向依据年份记载,比起经学要好记不少。

    她伸手拿起桌上那摞书里最底端的国史集注,粗略翻看了几眼。

    这书与从前她看的不一样,如果楚钰现在要问,她自是答不上来,于是合上书本看了看封面,笑:“这书挺新的,是新编撰的史书吧?”

    “这是前丞相顾詹七年前命文华殿众学士新撰的国史,历经数年反复修订,去年才开始复刻外传。”

    “原来是丞相大人编的书,那是得好好看看。”梅萧仁握着书本笑。

    楚钰沉默不语,似是要由她去。

    梅萧仁夜里拿着史书去求教周主教,谁知周主教拿过她手里的书只看了一眼就放到桌上,淡淡道:“这书没什么好讲的,你只需记住上面的东西,月试的时候能写得出来就罢,不必往心里去。”

    梅萧仁云里雾里。但从周主教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并不认同用这本书来讲授史学。

    “书院授课的书不是主教大人或者山长大人选的?”梅萧仁不解,“既然主教大人对这书不满意,又为什么要选这本书?”

    “出自文华殿的书从不会供人挑选。”

    梅萧仁明白了,就是不想要也得要。

    “那这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史书评述的功过也有真假之分。”周主教看向她问,“你来之前应当看过此书,有何感想?”

    梅萧仁的确看过一遍,对于上面的内容也有大致的印象。史书这类的东西通常都会扬长避短,她不知避了些那些,只看得见扬的部分,拱手答:“学生看得出,大宁日渐昌盛。”

    “这是陛下之幸,是臣之功,那你可知它诵的是谁的功?”

    梅萧仁当然知道,自然是主持编撰这书的前任丞相,但是周主教方才已经了这书有作假的成分,她如今就当避讳提到丞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