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深夜密谈(第1/2页)  北国南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燕军所驻扎的并州营距洛州城仅百余里,以军中战马的速度,不出一日便可抵达。正如惠王等人所担心的,那位名为蔡启的士兵的的确确是在无意间听到了惠王与手下的谈话。

    蔡启的父亲虽为燕人,但他却自幼生长在大秦的舅父家中,与其表兄元明私交甚笃。五年前,元明应征入伍,而蔡启本欲随其一道从军,奈何当时传来远在燕国的老父病危的消息,希望他回去探望。在秦生长多年,蔡启早已将自己当成了秦人,对燕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没有半点情感可言,反倒对秦国土地充满热忱。

    但父命难违,因此蔡启只得匆匆忙忙赶往燕国。

    然而蔡启回到燕国故地还不足两日,燕帝便下旨全国强征兵卒,凡十五岁以上健康男子必须应召。

    蔡启虽未曾在燕国生长,然其户籍却属燕地。就这样,蔡启无奈,只得不情不愿地加入了燕军行列。入伍不久,蔡启就发现燕军上下奢靡之风盛行,军中将帅十之五六都有贪腐劣迹。军饷屡屡拖欠,士兵们怨声载道,对朝廷极为不满。

    原本还打算在军中施展抱负的蔡启心灰意冷,正在此时,其表兄元明暗中与他取得联系,希望他能在必要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事后若是愿意,可入秦军麾下。

    得到表兄的邀请,蔡启思忖过后便表示同意,就这样他成为了秦军隐藏在燕军中的一颗钉子,现在正到了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蔡启得知惠王的计划后,连夜潜逃出营,自马厩中偷出一匹战马,直奔洛州方向而去。

    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傍晚时分,蔡启终于到达了洛州外二十里处的洛州营。

    秋风拂起地面上的枯黄落叶,发出沙沙般的声响。夜幕渐渐降临,一簇又一簇的篝火接连在营帐各处点燃起来。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每个军士都满面肃然,长刀挂于腰间,右手时刻握在刀柄上,显然是在时刻提防着意外的发生。洛州营中的防卫之森严,由此可见。

    蔡启虽已至洛州营外,可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正不知该如何进入。毕竟他现在身着燕军士兵的衣服,万一搞不好,就会被秦军当成燕人派来的探子。

    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悄然流逝,夜色渐深,蔡启依然躲在离洛州营不远处的一棵古树上。忽而,一位身披银铠,体格健壮的青年正率领着十余名秦兵大步而来,看此情形,这青年应当是一名统领人物。

    青年一出现,藏在暗处的蔡启面色顿时大喜,他对这张面孔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时隔数年,他依然能一眼认出来,这青年,就是他在秦国的表兄,元明。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蔡启隐藏在树杈之后,并未鲁莽地上前相认,而是学着猫头鹰的声音,发出了三声“咕咕”。

    在这等地方,有各种鸟叫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因此这三声鸣叫并未引起营中任何人的注意。

    别人不在意,可元明却是心神一动。刚刚三声“咕咕”入耳,当年与蔡启的约定便猛然浮现在眼前。

    元明曾与蔡启约好,若是要寻找他,又不方便直接出面时,就以三声“咕咕”为代号。元明刚刚听到的三声鸣叫,虽说极有可能是正常的猫头鹰发出来的,可也并不排除是蔡启前来寻找他。

    “你们几个先回去吧,我在这附近转转。”

    思虑至此,元明便对着身后几个兵士道。

    “是,将军。”

    目送着兵士们回营后,元明先是在一旁转了转,而后便看似随意地走到不远处那片树林之中。

    当元明刚刚踏入树林的一刹那,就感觉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按住肩膀,他猛然一回头,只见一张无比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是我,进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