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节 “心空”(第1/4页)  不甘的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心”是躯体的灵魂,一旦落“空”躯体就成了行尸走肉。

    我需要不时的填充一种来自生活的感悟和积累,慢慢的沉淀,沉淀成一颗“坚心”。

    回家的路依旧漫长,只是多了一份等待、多了一份顾虑,不知道如何交代自己的经历。

    一切快的像一场来不及合眼的梦就醒了。

    悔恨已经无法弥补过失,只有静心思考才是我接下来的思路。

    行驶的大巴,转乘火车,我依旧没有改变回家的梦想。我不知道这条熟悉的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有多长,有多远,只看见道路两旁的开阔地泛黄的庄家等待着辛勤劳作的人们给予升华价值。我有些沮丧,沉闷在一个想要自拔却无法自拔的泥塘里。我想了百种,千种开脱的理由安抚自己那颗“不甘的心”,却始终不敢面对。

    向着目的地的方向总会停留下一站,到家的心,空的所剩无几。村子里秋收的景象,我不敢抬头,低着头步子快的想要赶紧跑回去,又害怕被人看出我的失败。强装笑容,注视着脚下这条刚离开不久的水泥路,我笑了,笑着告诉自己“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怕别人什么?”。一下释然了,却不是因为想明白哲理,而是学会了“阿q”。

    家门口的杏树叶子落没了,草倒是一丛一丛的健绿。走到大门口,四眼迫不及待的欢迎着一个“不孝子”汪、汪、汪!院子里黄灿灿的玉米堆,是一直以来的生活来源。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突然觉得时间原来这样的“稍纵即逝”。

    家里特别安静,想是父母下地还没回来吧。

    把行李放到屋里,在院子里洗了把脸,瞬间感觉到了家的味道,没了烦恼,没了忧伤,没了昨天。

    这还是当兵以来第一次在家过秋,好多年没有帮着家人收过秋了。

    家里地不多,总共加起来也就两亩,因为地域不同,村子里的地特别少,形成了很分散的土地,谁家都没有成片的整地。东一块,西一块,每年收秋都要跑好几个地方。这样的季节大概需要维持一周时间才能结束。

    天色不早了,我也找不到父母在哪块地里。就想着给他们做饭,是我现在唯一心安理得的事情。

    劳作一天农务,回来最想的就是稀饭,或者家家户户都会预备的“凉粉”。解渴是关键。

    熬稀饭,烩菜,馒头,简单实际。也是家常便饭。

    家里的饭,都是跟随季节变换,地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一年到头父母也很少割猪肉吃,日子有些清苦但很健康。我回来都会去小卖部买些鸡蛋或者猪肉,父亲喜好喝点酒,给他买点花生米或者鱼罐头,家里的日子就是这样简单温和。在家的感觉心里特别踏实,没有太多纠结的不快。

    小火熬稀饭,慢炖烩菜,只等时间久练出锅。

    秋天的院子里温度刚刚好,不冷不热就是蚊子多,一边看时间等饭熟一边等待父母回来。

    四眼,听见动静从狗窝出来,摇着尾巴,乖的叫声,一定是父母回来了。我去门口接他们,哥哥拉着平车,父亲和母亲在后面推。看见他们,我赶紧上前接过平车,哥哥推着不让我拉,母亲和父亲脸上露出笑容,谁也没问我外面的事情。

    他们喘了口气,我拉上平车,往院子里进。

    平车上装的玉米怎么放是有技巧的,拉的累与不累和装车摆放有直接联系。父亲对这些特别擅长,所以,我拉的时候没觉得重。

    进了院子,我告诉母亲做上饭了,母亲说“闻见了”

    哥哥对父亲说“爹你回去歇歇吧,我和旋旋弄吧”

    看父亲的样子,是有些累了。父亲没有进屋,拿了个板凳坐在院子里,掏出一支烟抽了起来,母亲进了厨房看饭好了没,出来的时候端了两杯水放在窗台上,让哥哥和父亲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