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节 离家(第1/5页)  不甘的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深情的港湾,是人性的栖息地,是每个“游子”的根。“儿大不由娘”,“离家”是父母无言的痛,作为儿女,也许只有“为人父”或“为人母”才能切身体会这座“泰山”。

    冬季的村子像“老人”一样安详,看似悠闲自在,却总闲不下来。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床头柜上一杯清水,是母亲倒好的。父亲和母亲在院子里装晒干的玉米,哥哥往空房里扛。喝了水,去了趟茅房,和哥哥一起扛。哥哥身上一股酒味儿,看见我笑着说“哥哥弄吧,你歇着哇”,哥哥成了家话也少了,小时候哥哥总是让着我,一起抬东西的时候,哥哥那头总是最重的。父亲和母亲看见我们兄弟俩个干活,脸上露出了笑容。

    “慢点扛,别着急”母亲不停的嘱咐。

    父亲则说“还是有儿子顶事”。

    我和哥哥对视后,哈哈大笑起来!一家人在一起,简单、幸福、知足。

    干完活儿,母亲回屋晾了几杯水,父亲掏出烟给我和哥哥,每人抽了一根。父子之间,没有多少话,但总能感觉到那种温暖。一家人进了屋,父亲刚要坐下有人找父亲抓药,父亲赶忙又去诊所。哥哥成了家,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沉稳了很多,他也有了压力。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钱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太多太多本真的东西。我把给哥哥买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他只是瞟了一眼说

    “不用给哥哥买这些么,你也大了,看的早点成个家是要紧事”

    “嗯知道,也没有买什么。浩浩呢?”

    “楼上了,你嫂嫂引着睡觉了,一会儿醒了就下来了”

    部队发的一双“巡洋舰”,我没怎么穿,给哥哥拿了回来,一并给他,哥哥试了试大小合适。

    和哥哥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他拿上东西就上了楼。

    我知道哥哥,成了家一定也不容易。生在农村没有太多的机会,一旦成了家就定型了。父亲的一生就是哥哥的真实写照。不在家的这几年,大事小事都是哥哥前头顶着。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家里有一个有出息的就可以摆脱这样的“拮据”。

    母亲倒的水,哥哥也没喝。我一口气喝了两杯,一杯父亲一会儿喝。村里的女人们,闲下来都会串门。在家,吃饭不规律,晚饭都是九点才吃,母亲累了就会出去串串们,偶尔也会打打麻将。妹妹上完晚自习回来,正好吃饭。

    楼下就我自己一个,天渐渐黑了下来,为了省电也没有开灯。在部队久了,也不喜欢看电视,一个人发呆。和李桀发短信息聊了会儿。我和她的事只是和父母淡淡的提了一下,也没正式说过。父母相对比较开明,有些事他们从来不会多问。李桀催着我赶紧过去,明天还得去县城“民政局”报个到,然后再到“人武部”盖章备案,再到镇政府办理组织关系,最后迁回村委会。退伍的手续才算办完。

    退伍的时候,领了退伍安家费一共三万六千元,加上这几年下来攒的,总共七万四千块。当兵的这几年,我几乎没怎么花钱,一直希望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之前父亲为了我在部队托关系,大概用了一万元。前前后后给家里的钱加起来也差不多一万元,这样看当兵之后几乎没花过家里的钱,这也是对自己的承诺。马上过年了,我留了一千块,准备了三千给父亲,剩下的都存在了卡上作为创业资金。

    听见父亲和母亲,相跟着进了里屋,说着什么。想着该和父母沟通一下想法了,进了里屋,父亲坐在炕沿上,边抽烟边喝水,母亲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视。见我进来,母亲问

    “二狗,饿了没?”

    “不饿,妈”

    “中午也没吃,能不饿了,等会妈就去做,一下咱们就好了”

    走到母亲跟前,挨着母亲坐下。我掏出准备好的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