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垂暮老帅殒命(二)(第1/2页)  笑书神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达摇头道:“那胡惟庸曾在家中暗伏兵马,想在皇上驾临之时,刺王杀驾。多亏了锦衣卫事先查明,皇上这才躲过一劫。而大将蓝玉,向来侍功自傲,目中无人,还曾经出言顶撞陛下。他二人的谋反之事,证据确凿,绝不是欲加之罪。”

    刘伯温道:“即便他二人罪有应得,可那韩国公李善长,定远侯王弼等众人,又犯了何罪?为何要将他们一并牵连在内?”

    徐达叹息道:“当初我也觉得,将这么多人一并处死,有些过于残酷。”

    刘伯温再次压低声音,道:“兄长可还记得,当初军中盛行一时的流言?”

    “什么流言?”

    刘伯温低声道:“多年前,明教教主张无忌,突然留书而别。流言称,其实,张教主是被人用计逼走的。”

    徐达猛抽一口冷气,随即点了点头,沉声道:“我记得。不过,这种流言无凭无据,恐怕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散播,妄图动摇军心。”

    刘伯温摇头道:“张教主离开之后,明教所发生的事,兄长应该还记得吧?”

    徐达低头不语。

    刘伯温道:“张教主离开之时,留下书信,命光明左使杨逍继任教主。当时,反元义军声势已成,而杨逍的声望远不及张教主,继任教主不到一年,各地义军便纷纷各自称王。实际上,就是要脱离明教而独立。其中,第一个独立为王的,就是当今陛下。有此可见,陛下想要脱离明教,独立为王,早已经预谋已久。只是畏于张教主的声望,不敢轻举妄动。”

    徐达叹了口气,道:“当初我也觉得此举有负张教主。”

    刘伯温继续道:“定都京师之后,所颁布的律法中明文规定,严禁结党营私。其本意不言而喻,就是为了防范明教死灰复燃。即便如此,陛下仍是放心不下,以谋反为名,处死胡惟庸、蓝玉,并且借题发挥,将昔日的明教旧部一打尽。兄长虽然忠心耿耿,这么多年以来,立下战功无数,但陛下生性多疑,或早或晚,恐怕还是会疑心兄长身上,兄长你还是早做防备才是。”

    徐达默然无语,良久之后,轻叹了一声,道:“徐达一生,戎马参半。自举事起,便跟随在陛下身侧。虽几历生死,但忠心未改。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内有韩马弄权,外有藩王割据,正是需要徐达尽忠的时候。我又怎能明哲保身,弃陛下而不顾?”

    刘伯温听完,叹息一声,道:“自胡惟庸、蓝玉两案之后,朝廷之中人人自危,恐怕也只有兄长一人,还依然对陛下忠贞不渝。”

    徐达微微摇头,似是谦逊,又似是无奈。

    刘伯温也没再说什么,提起笔来,开始写方子。

    徐达吩咐道:“继忠,你进来吧。”

    徐继忠答应一声,推门进屋。

    片刻之后,刘伯温将方子写完,递给徐继忠,道:“上面的方子,外用,每天早中晚三次擦拭伤口,既可以止痛痒,又能够去异味;下面的方子,内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不出一个月,定能够痊愈。”

    徐继忠将方子接在手里,称谢道:“多谢刘叔叔。你们二位稍坐,我这就吩咐人为去父亲抓药。”说完,急匆匆地出了房间。

    徐继忠走了之后,刘伯温对徐达道:“还有一件事,兄长需心在意。”

    “请说。”

    刘伯温道:“这种背疽最忌白马汗。一遇白马汗,则邪毒入骨,就算是华佗在世,也回天乏术。兄长千万谨慎。”

    徐达道:“我记下了,有劳贤弟。”

    刘伯温摆摆手:“自家兄弟,不必客气。”说完,双目凝望徐达,面露不舍之色。

    徐达问:“贤弟为何面带忧色?”

    刘伯温道:“弟该告辞了。”

    徐达惊讶道:“你我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