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邗沟遇阻(第2/3页)  永乐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哈你且说说,你有什么大志大情呀?也让本王听听看,品评品评如何?”

    郑和脸上一红,低着头讪笑,一边蹉着脚一边说道:“这这不是我说的,是道衍大师傅说的。”

    “道衍大师说的?”朱棣愕然,正色道。

    这道衍本名姚广孝,本是径山寺的一名和尚,经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推荐进京祈福,岂料与朱棣因缘际会,能参透天机,料事无有不中,已是朱棣须臾离开不得的智囊。只此番朱棣奉命就藩北平,道衍却因皇命在身,只能留在京城太庙祈福,不能随行。这也是朱棣这些时日心中抑郁寡欢,无从排解的一个缘由了。

    “嗯,大师傅说这是刘伯温早年作的《烧饼歌》里便已提到过的”,郑和一个少年,哪里能懂得朱棣的深沉心思?

    “诚意伯刘伯温?”朱棣更加吃惊:“《烧饼歌》?那又是什么?它怎么会提到北平和应天?”

    “有”,郑和一本正经地说道,一边皱眉回想一边吟唱起来:“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都城固,防守密,似无虞,只恐燕子飞来矣。”

    “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都城固,防守密,似无虞,只恐燕子飞来矣”,朱棣默默吟诵,似隐隐有所悟,却仍觉有不少疑惑,不禁诧异地看着郑和。

    郑和见朱棣似在怀疑自己,忙道:“嗯,嗯,道衍大师傅就是这么唱的。”

    “那道衍大师是否有说这首歌谣是何意?”

    郑和蹙了蹙眉想了想,忽然点了点头:“大师傅说歌谣里的燕子就是指的燕王殿下。说什么应天府的地势前凸后凹,宫城不固,并非殿下的福地。”

    “哦”,朱棣不禁沉吟,这才隐约想起宫里以奉天殿为线一分为二,前高后低,确是不平。每逢雨天时,奉天殿后的檐下必有积水,朱棣少年时常与诸皇子在那水中玩耍,惹得舀水的太监宫人又是气急又是无奈,思之犹如昨日之事。

    正当朱棣感慨之时,一旁的郑和忽然指着前方惊呼道:“咦?殿下快看,前面的船队怎么越来越缓了?”

    朱棣顺着郑和手指的放下看去,果见前方水波越来越淡,船上的旗手正不住朝这边打着旗语。朱棣料知必有变故,忙吩咐道:“快快令船夫缓缓停船,再给后面的船队打出旗语!”

    此时船上的船夫早已看到了前方的旗语,正缓缓用劲倒划木浆,以阻水势。却在这时,一艘舟飞快地从船队前面划了过来,停至跟前,搭上木板,跳上一个壮汉来。

    壮汉光着膀子,皮肤黝黑,身材极高大,满脸的络腮胡犹如密箭一般直直地生在脸上,浓眉大眼,走路虎虎生风,十分的孔武有力。硕大的雨珠子打在他身上似乎也浑然不觉,径自来到朱棣跟前拜倒道:“殿下,前方便是邗沟尽头,名叫山阳县的一个去处。山阳县到江都这一段淮水水势太浅,且是逆流,得找一些当地的纤夫将船队拉过去才行。”

    朱棣看了看来人,却是自己的前几年收罗进府,现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的朱能。早年朱能为了寻父流落应天,靠卖艺摆擂为生。不想燕王朱棣在大婚前出府闲逛,在街头看见了朱能摆的擂台,那时一名少女在擂台上使巧计赢了他,那少女却不是别人,便是如今的燕王妃徐仪华了,说来这朱能也算得是朱棣和王妃徐仪华的半个媒人了。

    而后朱棣为捕杨怀宁灭门案中走脱的杨府管家杨英,在土城又一次偶遇无端被疑的朱能,见其憨厚勇武,便收入府中做了护卫。几年下来,这朱能果然忠勇无匹,已是升任了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了。

    朱棣并不熟识这水路的门道,不禁皱了皱眉:“要纤夫?那便去找一些过来便了。”

    朱能却虎着双眼如灯,摇了摇头:“殿下,要寻纤夫不难。可也得咱们的船队得出了邗沟才行。否则邗沟水又急又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