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不同!(第1/2页)  巫中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才是另外一个世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深层意义。

    黄老无为,法家峻刻,墨家反对战争,唯有儒家坚定不移的支持汉武帝将战争打到底

    你以为汉武帝穷兵黩武,事实上大汉和匈奴就是你死我亡的关系。

    在汉代时候,中土王朝对于游牧民族并没有各方面的压倒性优势,甚至游牧民族都没有接受中土文明影响。

    后世的矛盾就没有那么尖锐了,因为后世就算是游牧民族也都受到儒家,受到中土文明各方面影响。

    也就是汉代打败匈奴,这才让中土在文明方面对于游牧民族建立了压倒性优势。

    而在汉代,可以说是两个体量相当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你死我活。

    这和后来的战争性质完全不一样

    只是可惜,陶小吴喜欢这儒家,同情这儒家。

    可是终究大家不是一路人,屁股并不坐在一起去。

    小孩子讲是非,大人只讲利益。

    何况,儒家只是在这般时代,嗯,代表先进性太过超前的先进性,然而并不代表其就是正确。

    另外一个世界,人们调侃王莽和刘秀是两个穿越者之间的战斗,或者说是一个穿越者和一个位面之子的战斗

    为什么都认为王莽是穿越者

    因为王莽所施行的种种东西,就算是现在人看了,都不觉着过时。

    而他所施行的政策,根本都是来自于当时的儒家,尤其是公羊学派的理想。

    二千年后都不觉着过时的东西,放在两千年前那种公元初期的时代,可想而知,后果如何了

    徐徐叹息着,陶小吴开口笑道“其实我觉着,我们仙派,嗯,就是炼气修仙之人,和你们儒教很相像,都是追求不朽”

    那诺成眉毛一挑,不以为然的道“如何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你们儒生追求的不外如是吧”陶小吴淡然笑道。

    这话一出,那诺成由不以为然变得郑重起来。

    听着陶小吴继续说下去“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诺成原本对陶小吴所说的话不以为然,很想说我们儒家可不追求长生不朽,和你们这些人不同

    然而听着陶小吴的话,却是不断点头,心中感叹,这三不朽算是将儒家士子的功业说尽了

    儒家士子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这三样,然而以陶小吴说起来,这三者追求的也是不朽,也是想要千秋万载,流传后世。

    立德不是后来人以为道德的意思,而创造制度,博施济众,也就是发展社会,造福天下

    而立功就不用多言了,拯厄除难,功济于时。不论是修桥铺路,还是修建水渠良田,都是如此

    纵观自古被尊之为神的古贤人,多是因为立功而为百姓记住,以之为神明

    最典型就是都江堰了,数千年下,依旧还有着蜀郡太守李冰之庙,历代祭祀不废。

    而立言,人死而作品还存在,千秋万载之下,依旧被人诵读,甚至尊奉。

    这些是现实意义上来说,从神道意义上来讲,儒家天神地祇人鬼的系统。

    天神属于先天存在,也就是所谓天地日月星辰四时等等,为世界之具现。

    而地祇自然是名山大川,江河岳渎主宰之神。

    也可以说是大地之上,一切种种之化身

    而人鬼,却是以人成神。

    聪明正直为神,庇国福民为神。

    事实上,儒家所谓大圣大贤,死后都为这等神明。

    这是神道之中的不朽

    这般世界儒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