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回忆往事(第1/2页)  蜀汉战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回忆往事

    听了赵兴的话,赵云也点了点头,将碗中的清酒一饮而尽。“我也是觉得,像元隆你这样的将军不可能因为喝酒误事。而且,我真没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再次喝到荆州的泉水酿的酒。”

    说到这里,赵云也有些动容,要说赵云对这荆州没有感情,绝对是骗人的。这里是刘备作为一代枭雄最初起家的地方,作为天子的刘备,必须要忧国忧民,为国事操劳,多少会显得孤高。而在荆州时的刘备不过是半个荆州牧,在这之前,他只是刘表治下,名义上的大汉左将军刘皇叔,实际不过是个代理新野县县长。那时的刘备身边并没有多少人,但每个人都是他的朋友,而那其中,就有赵云一个。

    自不必说,那段日子一定会是赵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而这个荆州,对于季汉来说,也绝对不是简单地一块土地而已。如果说刘备用众人之间的情义重建了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荆州就是这片情义的根,是发源地。荆州的失去,关羽被杀害,在季汉呆了这么久,赵兴也早就明白了刘备会不顾一切地攻打荆州的原因。

    见赵云将酒一饮而尽,赵兴又给他斟满了酒,说道;“子龙将军过去的事,大将军也经常跟我念道。听大将军说,子龙将军是要寻找仁政,于是一开始投奔了公孙瓒,随后结识了先帝,又被公孙瓒命令替先帝主领骑兵……”

    在那之后,赵云因兄长病亡回家守孝,刘备挽留而无果,而在那之后不久,刘备也因为曹操对徐州的战事而亲自带兵去支援陶谦。随后围绕着徐州,吕布,刘备,袁术和曹操进行了数年的角逐,直到后来曹操击破因衣袋诏事发斩车胄夺走徐州的刘备,将徐州纳入自己手中,关羽约三事降曹,刘备则投奔袁绍,在袁绍的老巢邺城,刘备第二次见到了赵云。而赵云也是从那时开始真正跟随刘备四处流落,既体会到了当阳大败,流离失所的迷惘,也有过平定荆南,汉中退曹的荣耀。

    赵兴只是讲述着这些从张飞那听来的故事,因为张飞和赵云是一起跟随刘备的,事情的经过也不会有假。听着赵兴的复述,赵云只是一边喝着酒,吃着下酒菜,一边静静地点了点头。

    而复述之后,赵兴也终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既然将军是要寻找仁政的所在,对于子龙将军来说,先帝就是仁政所在吗?先帝又是做了什么,才让将军认定先帝是你的明主的呢?”

    听了这句话,赵云停下了手中的碗筷。

    “仁政啊……说起来,这两个字我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说出口了,十年,还是二十年。”赵云颇有怀念地将这句令赵兴颇为惊讶的话说了出来。“现在的我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武艺上学有成,打算在乱世中效力于一明主的我,按照师父的吩咐,去寻找所谓的仁政。但当时的我,也没有贵族世家那样的见识,不过是空有一身武艺罢了。师父说,让我寻找仁政,而我并不了解真正的‘仁政’的含义。作为寒门子弟,治下百姓过得好一点的就是仁政,放任百姓流离失所,冻死饿死的则不是仁政。”

    “实际上,这么想也没错吧,对百姓横征暴敛,任其冻死饿死不加以赈济的君主怎么也不可能是仁政吧。”

    “的确,但如果仅靠这样就来衡量仁政,在当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赵云说道。“当时,我确实见到公孙瓒治下的百姓活得不错,相比于四世三公的袁绍,我认为公孙瓒常年防守大汉的北疆,作为军人会更亲民一些。不过后来我却发现,虽然公孙瓒的确没有欺压过百姓,但袁绍也同样没有压榨百姓,而论及名声,无论是公孙瓒还是袁绍,都比不过当时的幽州刺史刘虞。”

    赵云继续说道:“虽然乱世会死很多人,但如果你以为死人是因为君主不仁就大错特错了。当时,除了不计后果进行叛乱的,还有袁术那样为数不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