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节 阵前把酒(第1/3页)  紫川之仁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了避免旧境重复,粮道再次被断,流风赫放弃对蓝城地区的进攻,主动向后方退避三百里,大军在长和城一带布防。

    叛军后撤,许德赞旋即跟上,两军在长和城展开攻防战。

    两人都知道,对手是一等一的名将,哪怕一点的失误,给对手抓住那都会伤筋动骨,是以每次出手都异常谨慎,战局从而转呈僵持状。

    旦雅方面,英木兰命陈诚对旦雅日夜围攻不怠,又派布诺率轻骑对旦雅周边进行清洗,周边城镇村庄的居民被勒令迁走,旦雅成为孤城一座。

    为了打破这种不利于自己的局面,邱清泉亲自率领连环骑出城冲击帝国军阵,英木兰以重甲骑兵相迎,两军对冲之际,陈诚命装备连射劲弩的中央军第七十四师团从侧翼杀出,连环骑正与重骑兵接战,忽然杀出的七十四师给他造成巨大伤亡。

    不甘屈辱的邱清泉将队伍收缩编整后,放弃对铁甲重骑的攻击,拼了命地向七十四师冲击,他要报暗箭之恨。

    “来的好!”观战指挥的陈诚正是求之不得。

    七十四师的前身是原紫川家中央军不死师,在监察厅叛乱时覆灭,紫川帝国成立后,秀川陛下为了纪念斯特林,从秀字营抽调了大批骨干,重新建制,七十四师自建立初始就得到秀川陛下的特别关怀,在帝国军中,这是有数的几支王牌之一。他们并不惧怕连环骑的冲击,面对汹涌而来的连环骑,七十四师将士沉着发射连弩,待其近身,七十四师策马绕道与之擦肩而过,在侧翼边骑边射。

    世间万物,有优即有劣,连环骑铁索连横,虽然增加了冲击力,机动变阵则比散骑差的多,在敌方有备的情况下,他的冲锋优势就寒碜的可怜。

    不怕你冲,就怕你不冲,陈诚正乐观的预计,再过半个钟,邱清泉这三万人马就将溃败时,前线斥候来报:“报告统领,河丘方面开来一支轻骑兵,统兵的是叛军二号首领毛疾人。”

    陈诚对身边的副官道:“你去报告参谋长,请求反包夹。

    毛疾人自远京转道河丘往旦雅,他日夜兼程,七天就到了何丘米加城,听闻帝国军已经围攻旦雅,旋即将留守米加的一个整编骑兵师带往旦雅增援。

    毛疾人只有一个师,英木兰却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进行反包夹,他决定放毛疾人与邱清泉汇合,再从两翼迂回侧击。

    然毛疾人冲到一半即停止,他派人传话在一线指挥连环骑兵的邱清泉:“公子有令,旦雅守而不攻,请邱统领火速布置撤回城中。”

    有一个师团为两翼屏保,邱清泉收到消息后马上回撤,帝国军重骑兵追之不及,只有七十四师附尾追射了一番,前后共毙死毙伤叛军一万三千余人。

    自紫川临登基以来,帝国军已战死七万余人,轻重伤更是不计其数,叛军则更甚。

    看着那一道道战报,紫川临深深的叹息:“王候霸业,将士枯骨,妇孺眼泪!”

    无论是帝国军还是叛军,他们都是帝国的子民,是家庭的孩子,父亲,丈夫,每日成千上万的阵亡,也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失去支柱。

    “自陛下登基以来,我军取得蓝城之捷,道昆山大捷,卡丘大捷,旦雅一战歼敌五千,再战歼敌万余,此皆赖陛下天威,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会上百官上奏,一片歌功颂德声。

    “死了这么多人,朕不知喜在何处。”

    皇帝陛下的反应出乎意料,百官瞬间噤若寒蝉,不敢再作声,数十人在的乾坤殿,静的落针可闻。

    首席大学士白川看殿中气氛沉闷,从坐位上起身道:“陛下怜惜士卒百姓,真一代仁君也,然打仗,终归是要死人的,陛下您元气还未复,不要太过伤怀了!”

    “朕知道,战争难免要死人,可这样下去,何时是尽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