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募兵(第1/2页)  汉末贤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便已中平六年。这人,陈容正同郭嘉谈论时事,便听屋外有人喊道:“大兄,文远回来了。”陈容与郭嘉便起身迎接,问道:“文远有何事。?”

    “耀邦,也无甚大事。只是我想明日便开始募兵,不知耀邦意下如何?”

    “我自无意见,文远依自己想法来便可。只是一郡之地恐不能完成募兵数额,不如我等在此设一募兵点,然后我等也可前往其他郡募兵,如此岂不更好。”

    张辽想了一会儿,便道:“如此也好,我先下去安排。但不知何日启程?”

    “事不宜迟,我等宜早早启程。”

    “辽知晓,这便安排。”

    张辽走后,郭嘉问道:“大兄,何进此举深意我想你已然知晓,但不知大哥你却依何进想法再走,为弟我甚是不解。别和我说你又看出此人将来之境地?”

    “贤弟,你我都已明白。如今大汉,宦官当政,外戚争权,更有宵小作乱,此为长久之象乎?”

    “大兄,你知意我已知晓,但不知与此事有何关系?我等为何进办事,日后若让世人以为我等认何进为主,岂不悲乎?”

    “贤弟莫要着急,且等等看。”

    张辽再告知陈容已设好募兵点后,陈容便向太守表明去意,几人一路行走,期间又分别派出几队前往募兵,许褚也担了个校尉的名前往河间国等地募兵。陈容让张辽告诉他们在完成募兵名额后,在清河国相见。陈容不放心许褚,便让郭嘉一同前去。陈容便同张辽等人前往常山国。

    陈容与张辽一路募兵,行至真定,问及此地县令可有豪杰愿意从军,县令于是举荐了赵风赵云两兄弟,以及一些义兵。见惯了后世名声巨响的人物,此时听到赵云的名号也不是十分激动。便让县令将义兵带来,赵云两兄弟因县令大力举荐,陈容便与张辽随县令亲信一同前去。

    寻到赵云住处,县令亲信便喊道:“赵家兄弟,我家大人向大将军部下将军举荐你兄弟二人,你等富贵到了。”

    声音刚停,便见屋内走出两人,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张辽大喜,知二位必猛士也,于是拉着陈容道:“我观此二人皆雄壮之辈,定武艺过人,且我感觉其中一人之武艺不下仲康也。“

    陈容心道:难道这便是武将之间的磁场,能够看出对方武力之深浅。上次许褚见到黄忠后也说了这么一句话。陈容还没想完,便听到有人说道:“阁下想必便是此行募兵之人了。”

    “正是,在下张辽张文远,我观二位皆豪杰也,不若随我一同从军,也好博个功名。我此行乃是典军中郎将,二位若不弃,可为我帐下校尉。”张辽满怀期待道。

    “将军如此待我二人,我二人感激不尽,愿在将军帐下听令。”二人同答道。

    张辽大喜,便向二人介绍陈容,三人以礼见过。回到县邑,陈容同张辽便率领所募得之兵前往中山国。由当地长官介绍,陈容与张辽在此地再次募得一支军队。其中一个名叫高览之人再次受到关注,被张辽命为司马,在赵云帐下听令。

    前往河间的许褚和郭嘉也收获颇丰,不仅将募兵名额招满,更是募得颜良文丑等人,命为别部司马。如此,各地募兵名额都已招满,于是便遵陈容所说,前往清河国。刚刚准备出发,便听道有吏来报,言陛下已驾崩。于是便决定暂停出发,先行祭奠。之后前往清河国。

    此时朝内,皇帝驾崩,然国不可一人为君。由于何进掌政,且虽陛下有废长立幼之心,然终没有实施。于是便立皇长子辩为皇帝。论及先帝谥号,定为孝灵皇帝,定于六月十七日葬于文陵。

    此时,宦官与何进争权,宦官倒向何太后。袁绍进言引董卓等人来胁太后,以除宦官。常侍c黄门闻之,皆拜进,听其处置。袁绍再三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