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除奸计(第1/3页)  长恨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小事,说到仿字迹,这宫里头还没有几个人比慧川厉害,你说说看?”

    “奴婢想着,这封信还未送出,此时华安公公也还在清宁宫,不妨拖住华安,然后将信调包,内容稍加修改,看看那王振公公是否会听信字条上的话,若听信了,那他们二人的往来,便也坐实了。”唐疏桐道。

    太皇太后听了,点了点头问道:“那你预备在字条上写什么?”

    唐疏桐想了想,回道:“咱们也不知晓,他们二人平时来往的定规,所以也不便改动太多,不妨就写:太皇太后似有疑心,今后欲差张振海来内阁监听掌印大人,还需预先打点,近日掌印大人行事需加谨慎,切勿轻举妄动。若信一捎过去,王振对张振海有所行动,那便是与华安公公的往来便可坐实了。”

    “那暂且就按你说的办,华安在清宁宫还有差事,一时之间也不会回去,哀家自会派人暗中看着他,将其留在清宁宫,方便你行事。”太皇太后说道。

    唐疏桐随后找来了慧川与张振海,交代了计划,由慧川临摹好字迹,装订封好,除了信笺内容有变,其余外观都与最开始时,没有两样。

    信已封好,便由张振海偷偷放回华安公公屋内书里夹好,一切并无异样。

    果不其然,第二日,张振海便找到唐疏桐,低声道:“疏桐姑娘,果不其然,王振公公今日一早便差了手下来打点,看样子,信昨日已经捎过去了,赃款我收了下来,为的是留作证据。”

    唐疏桐接过张振海递过来的金条,赞道:“不错,这件差事你做得很好,待除了王振和华安,你就是一大功臣,太皇太后少不了你的赏赐。”

    唐疏桐自认为摆了王振一局,就能凭一己之力协助太皇太后除了奸臣王振,改变了历史走向,也可以避免日后有害社稷的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事,她可能会名流千古,心里十分得意。

    可她殊不知,王振是怎样厉害的人物,连太皇太后打压他,都已经伤透脑筋,她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儿,怎能扳倒这样一个老奸巨猾、炙手可热的人物。

    唐疏桐一想到自己会参与这场宫廷大变故,就有些急不可耐,平淡的日子过久了,是需要些波澜才好。

    于是,唐疏桐匆匆把张振海的话转达给了太皇太后。

    “好啊,这个王振,干预朝政、结党营私,还把手伸到了清宁宫来,罪无可恕,此次必须严惩王振!”太皇太后愤怒难抑,手中杯子被摔到地上,碎了一地。

    “你们把华安绑来,暂且关押在仓房里,待处理了王振,再来解决他。”太皇太后吩咐道,令下,唐疏桐便叫张振海派了人去捉拿华安。

    “疏桐,你派人出宫去,召英国公张辅和内阁的几位大臣及尚书胡濙入内觐见。然后再把王振叫过来。”太皇太后又吩咐道:“最后把皇帝也请过来。”

    随后,唐疏桐便去差遣众人,去召太皇太后点到的各人入清宁宫。

    “慧川,你去命几位女官,戎装佩刀,肃立于殿侧,听哀家指令。”

    不一会儿,所召之人都陆陆续续赶来了,集结于便殿之外,诚惶诚恐,不知太皇太后急忙宣自己入宫,所谓何事。

    一切准备就绪,太皇太后更衣完毕,便召了几位大臣入便殿觐见,又传了皇上进殿,只有王振还侯在门外。

    唐疏桐和上官慧川,侍立于太皇太后左右,几位女官也戎装佩刀,肃穆凛然。

    几位大臣按次第站于殿内西侧,而皇上则按规矩东向立,各位也都是一脸茫然,偷偷察看太皇太后神色,不知所措。

    太皇太后望了望几位大臣,又看了看皇上,指着几位大臣对皇上训诫道:“这几人,都是先朝元老,又受先帝之命,辅佐皇帝治国安邦,皇帝若要有何举措,都必须与他们几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