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来辞去(第1/3页)  长恨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慈宁宫风波过后,慧川便领着唐疏桐去了清宁宫。

    进宫门,便闻一阵欢声笑语,倒给这冷清的清宁宫添了些许人气。

    二人再往里屋走去,屋内焚着香,桌上摆满了瓜果茶点,除了坐卧软榻的太皇太后,品着清茶的静慈仙师还有郕王之外,另还坐着两位唐疏桐面生的女子。

    其中一位,面容略老,可清丽的五官,让人依稀能分辨出她年轻时的神采,衣着略有些朴素,却不失优雅,可见岁月从不败美人,唐疏桐想来这位便是贤太妃了。

    而另一位年轻女子,紧挨静慈仙师坐,略施粉黛,削肩瘦腰,长挑身材,仪态端庄,便是静慈仙师之女,顺德公主。

    唐疏桐向众人一一行礼。

    “这位姑娘看着眼熟。”顺德公主斜过头打量了唐疏桐一翻,又道:“倒像是上次中秋宴上唱歌的那位。”

    “正是奴婢,那日在公主面前献丑了。”唐疏桐回道,顺德公主笑笑不语。

    接着,慧川便给众人复述了一遍方才在慈宁宫所发生的事,说到了红翡镯时,太皇太后脸色有些不好,郕王眼里也有了些惊慌,气氛微妙起来,这种“私相授受”之事,在宫廷里是上不得台面的。

    不过慧川暗里向贤太妃使了个眼色,贤太妃受意,便忙道:“正是呢,那红翡镯本就是我要钰儿赏给疏桐姑娘的,谁知,这孩子做事毛手毛脚的,送去的时候却忘了多说一句,竟然惹了这么大麻烦,差点害了疏桐姑娘。”

    太皇太后闻言,神色缓和了些,不过郕王眼里还是略带担忧,不时地偷瞥唐疏桐。

    太皇太后平日里虽然和蔼慈祥,可骨子里到底还是侵染过封建主义思想的,对于男女之事,还是十分传统,不过还好慧川相助,否则唐疏桐虽然逃过了孙太后那一劫,却过不了太皇太后这一关了。

    “以后做事要当心些,别老是这么毛手毛燥的,幸好听你说孙氏突然召疏桐过去,觉得有些奇怪,便派慧川过去瞧瞧;不然好好一个姑娘,平白就给你害了。”太皇太后对郕王道,郕王此时眉头紧锁,已是满脸愧意。

    “可是皇太后怎么老是跟这些小丫头过不去,总以为谁都是狐狸精,天天防着,上回才没了个音离,这次差点儿又冤了个疏桐,这乾清宫拔尖儿的宫女都要死没了才好,也不知皇上心里作何感受。”顺德公主轻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些对孙太后的不屑和恨意。

    明明是一个嫡出的长公主,谁知一夜间生母胡皇后被废屈居长安宫,自己沦为了庶出,她心里也难免也怨气。

    “不许妄议皇太后!”静慈仙师呵道,随后又拍了拍顺德公主的腿道:“这是对皇太后的大不敬。”

    公主点了点头,也不再怨怼了。

    “太皇太后,王振这些年愈发得势,听驸马说,他在宫外培植党羽,与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人交往甚密,又对各位皇亲国戚、内阁大臣极尽谄媚,大有结党营私之嫌。宦官自古祸国殃民,我朝也是严谨宦官干政,可这王振却有窃权之心,实在可诛。”片刻,公主正色道。

    太皇太后听罢,点了点头道:“前几年,王振还安分些,可这几年来,哀家的身子大不如前,对于秉政之事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也想享几天清福了,而阁臣“三杨”也都年迈。对他的约束有了减损,所以他王振才又按耐不住了。这也无妨,欲擒故纵,待他放松警惕,落下把柄,一举拿下才是,留着他,总是个祸害。”

    “不说这些了,说多了头疼,贤太妃,你常在宫外,可有相中的好姑娘?这钰儿再过几年也要到了成家的年纪了,可别拖着,误了孩子。”太皇太后对着贤太妃笑道。

    “劳太皇太后费心了,皇上都还未成婚呢,还得以皇上为先才是,不过钰儿这孩子性情倔强,若我替他挑了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