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九章:哀牢山惊魂〈六〉(第1/3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娇娇道:“哀牢山八百里倒流河,上游嚼黄连,下游呷米线。黄连最苦,过桥米线却是闻名天下的美食,倒流河两端百姓生活差距之大,由此可见。倒流河发源自越南西北部的黄连山中,向西流入中国境内,是怒江最长的支流,并入怒江主河道后从临沧出境进入缅甸,改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倒流河是季节性河流,旱季时水流不大,可以徒涉,雨季时水量巨大,经常会出现灾害性洪水。

    黄连山是越南北部平原的天然屏障,拱卫着首都河内,在几十年前的特殊时期,越南人在黄连山中埋设了天量的,据估计有上亿颗之多,曾有人在一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排除了32颗各式各样的,密度之大堪称世界之最。硝烟散去,越南政府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扫雷行动,这些随着岁月的变迁,被深埋在地下,偶露峥嵘,就会给当地的居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每次暴雨过后,都有大量的重见天日,然后被洪水裹挟着冲到下游,的爆炸声不绝于耳,洪水退去,散落在高流河两岸的随处可见,盗墓贼使用的都是在这里获取的”。

    石猴儿问道:“你掌握的关于倒流河的资料,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

    刘娇娇道:“每次洪水过后,边防部队都要组织精干力量,在倒流河两岸进行扫雷行动,避免再造成二次伤害”。

    枭凤道:“边防部队排除的,一般都怎样处理”?

    刘娇娇道:“大多数时候,在扫雷行动中搜集的,会被集中销毁,销毁现场戒备森严,决不容寻常百姓靠近”。

    听了刘娇娇的讲述,枭凤和石猴儿相互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心里都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打算。

    盗洞的意外发现,给了枭凤和石猴儿他们一个近距离接近盗墓贼的机会,毕竟这些人昼伏夜出,保持着浓浓的神秘感,外人要想接近他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想知道这条盗洞是什么人挖掘的,还要等到晚上。

    盗墓贼可能是世界上最矛盾的一群人了,即胆大妄为又谨小慎微,他们非常迷信,但又对鬼神全无敬重,本来就干的是暗无天日的营生,但盗墓贼传下来的规矩,又让这些人只能在深更半夜进入墓葬盗取随葬品,这其中的奥妙到底是为什么,没有人问,也没有人敢问,盗墓最最信奉的一句座右铭就是:天机不可泄露。

    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枭凤他们决定先留下来,看看挖掘盗洞的盗墓贼不惜血本,到底哪座墓葬才是盗墓贼攫取的目标。大家重新把盗洞口伪装好,从外观上再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石猴儿为了营救莫灵,曾经到过盗洞的底部,虽然没有看太仔细,可盗洞的大体走向他还是看得很清楚。盗墓贼为了空气流畅,也为了得手后拖运随葬品方便,所以盗洞都打得笔直。按照盗洞的走向,一直伸向这座山的内部。按照大家掌握的经验,凭借山体为陵寝的,只有大唐一朝,难道这是一座唐代的大墓?能够在山体中开凿墓穴的非富即贵,寻常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大唐时这里属于南诏国,是唐朝的附属国,效仿大唐的陵寝制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唐代人都是自己选择墓地,特别信奉风水之说,讲究的是在选择陵寝时,诸山皆拱,众水来朝,东西有靠,才是至尊至贵之地。但此刻发现的盗洞位于山间深处,墓室狭窄,没有利于后代子孙发展的余地,理论上来说,这里并不适合做达官贵人的墓葬。

    在场的人都陷入困惑中,盗墓贼是久病成良医,寻找古墓线索能力,比许多所谓的考古专家要靠谱得多,盗墓贼既然选择在这里不遗余力的挖掘盗洞,肯定有他们的打算。

    为了把这件事弄清楚,枭凤他们披荆斩棘登上了山顶,这里海拔有3000多米,强劲的罡风,吹得人站立不稳,周围的树也不再高大挺拔,而是虬结硬朗,别有一番风骨。

    这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