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三章:神秘的营救方案(第1/3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式各样营救人质的方案被提出来,又逐一被否定。又想不伤及无辜,还要把绑匪全部消灭,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大家焦头烂额之际,那几辆运送被拐卖儿童的警用装甲车,去而复返,从这个不知名的四等小站通往县城,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接连下了几天雨,道路湿滑难行。不远处更有两处塌方,数百吨从山顶滑落的土石,把这条唯一的山路堵的严严实实。

    警用装甲车望路兴叹,留在塌方现场又实在太危险,万一再发生一次滑坡,这几辆救援被拐卖儿童的警用装甲车,很可能也成为被救援的对象。虽然火车站周围危机四伏,但那些危机是可以预知的,总比守在山路上,看老天爷的脸色好一些。

    在这个时代,任何公共事件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炒作得天下皆知。随着列车上的旅客被疏散,成功营救21名被拐卖儿童的新闻,也在第一时间内,闹得天下皆知。这个不知名的四等小站,自从设立那天起,都没像今天夜里这么热闹过。

    整个车站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对40左右岁的夫妻,妻子忙着把候车大厅打扫干净,然后从列车的卧铺车厢取出被褥,在候车大厅,为被拐卖儿童,提供一个暂时栖身之所。她的丈夫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每隔几分钟,他就会身披雨衣,在只有一盏路灯的简陋站台上,向往来的列车致敬。而那些列车,会通过短暂的鸣笛,向这位既敬业,又孤独的站长答谢。

    但到了后半夜,认真执著的老站长终于失约了,那部一年也响不了几次铃声的办公电话,突然就像发了疯,一直响个不停,那些神通广大的记者,还有被拐卖孩子的家长,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四等小站的电话号码,想从站长这里得到内幕消息的、询问孩子是否安全的、道谢的、刁难的、恐吓的,甚至还有询问代理广告的,稀奇古怪的电话内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站长开始还能耐心的一一答复,到后来,只要一听,不是被拐卖儿童家长的电话,立刻挂机。

    这些被拐卖儿童去而复返,除了小笨笨,其他人都感到压力倍增。这些孩子被安排住在火车站的候车室中,为了方便旅客上下车方便,候车室设计时道路四通八达,这样的设计,也给保护孩子出了很大的难题。每个通道口都要留上三四个武警,既不能让陌生人进入候车室,更不能让被拐卖的孩子们到处乱跑。

    这种保护是全天候的,一个人的精力无论多么旺盛,也不能保证24小时都高度警惕,前来执行任务的武警被分为两组,轮流对被拐卖儿童实施保护,让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警力更是捉襟见肘。

    通往外界的公路因山体滑坡无法通行,这也意味着前来增援的武警,只能徒步翻越几座大山,昼夜兼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30个小时后能够到达出事地点,但高强度的行军,会让增援武警筋疲力尽,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路上一旦有意外发生,他们耽误的时间会更长。

    这一路援军已经从湘潭出发,现场形势瞬息万变,很难指望他们对这次人质事件,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出事列车停靠的车站,周围群山环绕,山高林密,环境复杂,再加上阴雨连绵,能见度极差,用直升机实施救援的计划也被否决了。

    像这种四等小站,每天只有两列下行区间列车停靠,也就是所谓的慢车,由于票价极其便宜,成为当地百姓出行的首选,数日前车票就预售一空。列车在始发站就拥挤异常,厕所里都挤满了人,然后每行驶十几公里,就会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车站停下来,下车的人寥寥无几,上车的当地百姓却不计其数。

    这是名副其实的挤火车,老百姓做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同样的路程,车票价格只有高铁的十几分之一,超级便宜的票价,对这些淳朴的山民有无限的诱惑。这种慢车走走停停,无论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