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世界特种兵锦标赛之亚洲篇〈十三〉(第1/3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牌”机动雪橇对中国特种兵来说,算是老相识了。当年在南极建立中国第五座科技考察站时,这种并不先进的装备,以机动性良好,火力强大,给枭凤他们留下非常不错的印象。如果解决了机动雪橇燃料问题,在两天内追赶上领先700公里的对手,并非是无稽之谈。

    那位被称为智多星的爱斯基摩老人捧腹大笑道:“吉人自有天相,这位英雄猎取的弓头鲸,单是脂肪就有六十吨,只要简单的过滤一下,就是上好的雪橇燃料,在北极特殊的环境中,鲸油比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汽油靠谱的多”。

    石猴儿在爱斯基摩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超然的,能给他提供帮助,所有的爱斯基摩人都觉得是一种荣幸,大家一起动手,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滤取了十几吨鲸油。把这种特殊燃料加注到雪橇上,效果出奇的好,让人不得不佩服,当年苏联军工的深谋远虑。

    十辆雪橇全部出动,二十位爱斯基摩老人担任雪橇驾驶员和向导,丰富的经验,可以弥补这些老人体力上的不足。

    这些雪橇只有一辆是用来运送客人的,剩余的九辆雪橇上装满了旅途保障物资。其中七辆装满了可以为雪橇提供不间断的动力的鲸油。

    这支特殊的车队出发的时候,又弥漫起漫天的风雪,前来送行的爱斯基摩人,犹如雕塑一般,伫立在风雪中,默默的目送渐行渐远的亲人们。

    机动雪橇的时速高达60多公里,在冰雪上行进的感觉犹如飞一般。这支队伍向前行进了六个小时,停了下来。爱斯基摩老人开始为雪橇加注燃料。

    其中一架雪橇上的鲸油,被用掉了将近三分之二,这辆雪橇被智多星命令留下来,作为车队返回时的补给站。

    两个满脸风霜的爱斯基摩老人平静的接受了命令,他们筑起一座雪屋,把雪橇停泊在里面,在屋顶上立起一根旗杆,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片,这是一种图腾,也是标志。为的是同伴而返航时,不至于迷失了道路。

    来自中国的特种兵,看着两个爱斯基摩老人孤独的身影,消失在漫天的风雪中,眼睛一酸,忍不住掉下泪来。

    后来每隔六个小时,就会有两个老人被留下来,没有委屈,也没有抱怨。

    驾驶雪橇劳神费力,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虽然两个老人可以轮流驾驶,但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十几个小时下来,疲倦写满每个人的脸上。

    石猴儿曾试图要求他们休息几个小时,再继续赶路。也被老人们委婉的拒绝了,智多星告诉石猴儿:他已经嗅到了狐狸的味道。

    一座雪坟非常突兀的出现在视野中,老人们从雪橇上走下来,狂风吹的人站立不稳,细小的雪粒打在裸露的皮肤上,犹如刀割一般,这是一座由爱斯基摩人修筑的雪坟,用积雪掩埋住尸体,然后用融化的雪水浇筑在雪坟上,就不用担心尸体被大风吹走,或者被北极狼祸害了。

    老人们小心翼翼的打开雪坟,似乎担心安息在中间的灵魂受到惊吓,雪坟下,一个年轻的爱斯基摩人,和一条纯白色的萨摩耶雪橇犬,紧拥在一起,身上满布弹痕,看不出来他们是谁为谁挡的子弹。

    老人们神色庄重的坐下来,嘴里轻轻吟诵,听不懂他们到底念的什么,只是觉得那种声音,会让人变的心态平和,忘却了烦躁。

    枭凤和石猴儿把尸体抬上雪橇,两具尸体相拥的那么紧密,让人无法,不忍,也不愿把它们分开。

    没有人催促,老人们又默默上路了,老天似乎要让这种悲伤持续到终点,隔不了多远,就会出现一座雪坟,里面埋藏着或者是爱斯基摩青年,或者是萨摩耶雪橇犬。

    过度的悲伤会让人麻木,到后来老人们不再举行神秘的仪式,为亡魂超度。只是默默的看着枭凤和石猴儿把僵硬的尸体抬上雪橇,然后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