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四章:辛格辛格满天飞(第1/3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枭凤和石猴儿决定,在印度把这个传统更加发扬光大。阿三的士兵自己发射的照明弹,把他们置身于光明中,为了让反政府武装得到更多的武器,枭凤和石猴儿用,逐一为身处在光明中的阿三点名。

    枪打出头鸟,这些被击毙的士兵,在刚才追击反政府武装时,表现得太积极,太勇敢了。(不好意思,勇敢这个词用到阿三身上,有点糟塌了,应该用鲁莽才对)。阿三用血的教训警戒世人,盲目的追求光明是危险的,有时还是躲在黑暗中更加安全些。

    巴克查理现在如同惊弓之鸟,断后的士兵被全歼,他手握重兵,竟不敢回师增援,也算是无能之极了。

    照明弹缓缓地落在地上,周围变得又是一片漆黑。仗着自己目力惊人,石猴儿又一次扣动扳机,把最后一个阿三士兵撂翻在地。他站直了身子,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才发现温莎圆睁着两只大眼,两只手各持一把手枪(手枪也是缴获那两个倒霉阿三狙击手的),犹如女罗刹一般。

    枭凤则悠闲的坐在旁边,静静地摆弄着手中的狙击布枪。在他们身后三十多米处,站着几十个反政府武装的士兵,他们都赤手空拳,满脸的诧异,不知道这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大敌意。强敌环伺,温莎认真的戒备也无可厚非。

    枭凤见石猴儿完成了射击,也招呼温莎把枪放下来,回到自己身边坐下。反政府武装的士兵们这才敢凑过来,一边向枭凤和石猴儿道谢,一边两眼放光,紧盯着两个少年手中的。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走过来,自我介绍说,他叫辛格,两个少年感到非常奇怪,他们接触的印度人不多,却有好几个叫辛格的。

    经过这个老人解释才明白,“辛格”的本意是“雄狮”,是印度锡克教徒的标志性名字。1699年,锡克教的第10代祖师戈宾德·辛格在丰收节教徒大会上创建军队,号召男教徒要像雄狮一样勇敢战斗。从此之后,锡克教男教徒名字后统一加上“辛格”(sgh),而女教徒名字后统一加上“考尔”(kaur,意为公主)。在旁遮普邦富庶平原的养育下,一批批锡克教徒脱颖而出,成为印度政、商、军界的主角。

    这些包头巾的“辛格”们,不停出现在新闻的头版头条,很容易让人有一种锡克教是印度社会主流教派的错觉。辛格这个名字满天飞,就像中国人小明,小强一样,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这个叫辛格的老人,是印度反政府武装虔诚军的负责人。印度的总理叫辛格,国防部长叫辛格,反对派武装的头目也叫辛格,三个辛格一台戏。让人有一种锡克教是印度社会主流教派的错觉,但实际上锡克教徒占印度人口总数的比例并不到2%,典型的少数民族。

    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人口554亿,却甘心被人口不到2000万的辛格们统治,也算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些辛格们也不是铁板一块,辛格领导的政府,派出辛格领导的部队,劫持了巴基斯坦的列车,栽赃到辛格为首的虔诚军头上。都说中国人爱玩文字游戏,这些印度辛格更逗,如果不是他们亲自解释,世界上的人很少明白,此辛格和彼辛格到底有什么区别。

    印度虔诚军主要由印度的组成,在印度生活着18亿,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常年受印度教的打压,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而他们的首领辛格,明显是个锡克教徒,真不知道虔诚军的领导是怎么想的,一支数万人的队伍,竟然找不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而甘心接受少数民族的领导。好在这个辛格十分敬业,也没有辜负虔诚军对他的信任,他仔细询问了几个少年这次拔刀相助的动机。

    枭凤没有直接回答辛格的问题,他反道:“我看国际报道说,劫持巴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