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强中更有强中手(第1/2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校长的计划遭到有些人的反对,他们说这是拔苗助长,杀鸡取卵。朱校长轻蔑的一笑,反问道:“你们也是从学员时候过来的,难道不知道学习飞行是要靠悟性的?对于那些没有领悟力的学员,我们没有必要为他们浪费更多的资源”。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朱校长还为大家举了一个例子:空军副参谋长马占元,曾赴英国考察购买“鹞”式战机,英国人称“鹞”式飞机改装训练复杂,担心中国飞行员难以胜任,将军二话不说,爬进座舱,仅由英国飞行员带飞了1个起落,便独自驾驶翱翔蓝天,娴熟的飞行动作,让这些英国人叹为观止。

    朱校长把教官带飞的次数,由二百多次降低到三十五次,节省下来的时间,除了进行飞行编队训练,模拟对空对地攻击,另外还增加了模拟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的训练。

    朱校长一直认为,只有在大洋上空打赢空战,才能称得空军强国。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航母上,要掌握的飞行要领都大同小异。稍微有些出入的,就是在航母上要迎风起飞,在陆地飞机着陆时,对准跑道逐渐收油门,把飞机速度降到理想的着陆速度,控制飞机保持理想姿态,着陆后立即把油门收到最小,靠惯性让飞机慢慢停下来。

    在航母上降落时,则要把油门加到最大,防止着陆失败可以重新起飞。舰载机在航母着路时,完全要靠拦阻索的作用,飞机的尾钩挂住拦阻时,飞行员会承受超过十个g的重力加速度值,眼前一片通红,人也呈半昏迷状态,飞行员穿了抗荷服,可以防止血液过多的涌向头部,造成血管破裂。但胃里吃下的食物也会涌上喉头,让人感到十分难受。

    空军的伙食好,是全军都知道的,空勤灶早餐,为大家准备了牛奶,面包,米饭,面条等应有尽有。午餐一般是八个菜,牛羊肉,海鲜什么都有,军官是四个人一桌,学员们是八个人一桌,看似菜不多,但无论你想吃哪一样,保证你吃到恶心的为止。

    在训练最紧张的那些日子里,新丁们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毫无食欲,要在教官的催促下,才勉强的吃上两口,与其说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不如是说为了应付教官。当新丁们慢慢的恢复了饭量,对他们的训练也接近了尾声。

    训练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对他们为期三个月的考核,考核的项目无所谓就是起落,特技,编队,航线,模拟空战等十九个科目。每个学员考试的时候都战战兢兢,这些科目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算告别了飞行生涯,只能在地勤找一个参谋之类的闲差,来打发自己在部队的剩余时间。

    小赵他们参加了考核,但他们的成绩不列入排行。根据学员的考核的成绩,各飞行部队带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各部队还有自己的飞行训练团,这些被带走的准飞行员们,还要接受两年的专业飞行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飞行员。

    考核成绩比较好的,学习飞行歼击机,考核成绩比较差的,就只能去飞运输机了。航校的教官对飞运输机的学员有些偏见,调侃他们是马车夫司机。

    小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考核中,成绩最好的和成绩最差的,都被航校留了下来,等待这些人的工作也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去做试飞员。这么神圣的工作,让学习成绩好的去担任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还要偏偏找成绩最差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新丁的困惑,没有逃过教官的眼睛。朱校长亲自为他们答疑解惑。新丁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主要是对试飞员这个角色理解不够。这些年,我们空军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不少新机型面世,另外对一些现役机种的升级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飞机从生产线上走下来,一定要找一些飞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来试飞,由他们把自己在飞行中得到的数据填报上来,作为对试飞飞机机种定型的参数。所以这类试飞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