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迟来的祭奠(第1/2页)  X部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魏明伦牺牲后,村里人都说是因为他的疏忽,不但把自己摔死了,还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些年来,魏明伦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别人的质疑声中。头几天,他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老两口心存感激,准备了些土特产,进城看望一下儿子的老领导,顺便祭扫一下魏明伦的陵墓。

    晚饭准备的很丰盛,但老两口谁也吃不下。朱校长连夜给魏明伦原在的部队打电话,告诉他们,烈士的父母明天将去为儿子扫墓。

    老两口一晚上都没怎么睡觉,老头坐在沙发上,一支接一支的吸着旱烟,老太太不时的走到窗前,掀开窗帘看看外边天亮了没有。

    魏明伦生前所在部队,距离航校有一百多公里。朱校长亲自陪同两位老人,小赵开着车,第二天早晨不到九点,就来到了空军师专属烈士陵园。

    陵园的规模不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在执行任务中牺牲的战士,一般遗体都运回原籍烈士陵园,安葬在部队烈士陵园的只是衣冠冢,因此前来祭扫的烈士家属并不多。也有些战士因为牺牲时特别惨烈,连遗体都没有留下,经过和烈士家属协商,这些战士的衣冠冢,就留在部队烈士陵园,魏明伦就属于后者。

    空军的领导早已得到通知,他们一早就站在烈士陵园门口,恭候着两位老人的到来,在空军领导的引导下,拾阶而上。在一棵高大的塔松下,一座长方形的汉白玉陵墓映入眼帘。一块汉白玉的墓碑,上面篆刻着:一等功臣,革命烈士魏明伦之墓。墓碑上镶嵌着魏明伦的戎装照,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微笑着看着慢步走来的父母。

    老太太突然挣脱别人的搀扶,以她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矫健,疾步跑到墓碑前,用消瘦干枯的双手不住的抚摸着儿子的照片,不停地用头撞击着墓碑,嚎啕大哭。鲜血沿着洁白的墓碑流下来,分外刺眼。

    老头坐在墓碑前,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迭又一迭厚厚的纸钱点燃了,凝视着儿子年轻的面庞,哽咽道:“伦子啊,爹娘这么多年,一直没来看你,你不会怪我们吧,自从你走了,家里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爹娘年纪又大了……”。

    老太太也停止了哭泣,蹲在老头的身边,一张一张地烧着纸钱,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儿子说着体己话,忘记了周围还有那些魏明伦的战友。

    看着这对白发苍苍的老两口悲痛欲绝的样子,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回城里的路上,老两口仿佛一下子衰老了一百岁,两眼发直,嘴里念念有词。他们的人在车上,心却永远留在那个遥远的烈士陵园里。

    魏明伦牺牲时29岁,已经成家两年了。魏明伦的媳妇姓吕,也出自军旅家庭,父亲是陆军的高级干部,曾经担任过某军的军长,现已经离休在家。吕军长的姑爷牺牲,女儿改嫁,他一直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亲家心感愧疚。现在听说老两口为儿子来市里扫墓,也兴冲冲地赶过来和亲家见面。

    老军长和魏明伦的父母年龄相仿,几个老人在一起倒能聊得来。因为对老两口心存愧疚,老军长决定把他们留下来,在市里多住几天,带他们开开眼界,散散心。

    魏明伦的父母在市里没有别的亲人,只能先寄住在朱校长家里。朱校长工作忙,抽不出时间陪几位老人闲逛,小赵作为他的关门弟子,当仁不让的成了几位老人的跟班,负责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

    老军长的兴致很高,每天由小赵开着车,带着魏明伦的父母,把附近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转了个遍。老军长每天乐此不疲,魏明伦的父母,却觉得这是活受罪,只是碍于面子,每天坚持着和老军长东游西逛。

    老军长童心未泯,喜欢尝试各类新鲜的事物。这天晚上,在本地最有名的惠春园饭店,吃了本地的名吃“八大碗”。吃过饭后,老军长居然异想天开,把大家带进了当地最大的洗浴中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