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一千五百年后(第1/2页)  东溟十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五百年以后。

    渊海,东西长三十八万里,东临溟海,西接东海,将东溟青洲与中土四大部洲分隔两处。

    渊海九成以上为不毛之地,不见草木,不生鱼虾,没有丝毫灵气,终年为茫茫雾瘴笼罩,风雨无常。传说只在幽深的海底生存着太古时代的妖兽。

    渊海虽然荒芜,却仍有不到一成的区域存蓄着灵气,这些拥有灵气的区域被称作灵域。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方圆千里,小的不过丈许,总数有一千一百一十一块之多,统统散布在东海与溟海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这条狭长的地带被世人称为灵带。

    灵带便好似无边夜空中的银河,而那一块一块大大小小的灵域,就好似银河之中的点点繁星。

    渊海位置偏僻,环境恶劣,被视作化外蛮荒之地,无论是中土,或是东溟,都无力统辖。因此,诸多妖魔鬼怪和各路散仙汇聚于此,经过百万年的厮杀争抢,逐渐将灵带上一千一百一十一块灵域瓜分殆尽,形成了大大小小诸多势力。

    强大一些的势力占据灵气更为充盈,面积更为广阔的灵域;弱小一些的势力盘踞于灵气稀薄,面积狭小的灵域;而更多势单力薄的散仙或妖怪则干脆投奔心仪的势力以为依附。

    在渊海诸多的国家或门派势力之中,有一些也会收留凡人,毕竟他们也需要卑贱的凡人为他们生产劳作。

    这些凡人大都是祖上由中土迁移而来,有些是逃避战乱的流民,有些是犯了死罪的逃犯,有些则是被绑架贩卖来的奴隶,经过数万年的繁衍生息,他们的数量也已极为可观。

    在渊海的中部,有一块方圆七十余里的灵域,便是在这小小的灵域中,也存系着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名曰七之国。

    七之国在十万年前为一名散仙所立,盛极之时,曾统辖周遭十七块灵域。

    五万年前那名开国散仙死去之后,王位传于他的子孙。

    可惜他的子孙个个是昏庸无能之辈,只图享乐,不思修行。如今,十七块灵域只剩下国都所在的这小小一块,其余的要么独立建国,要么为周边势力瓜分。

    当今在位的国王更是半点修为没有,丝毫法术不会,将朝政全部托付于国师,自己则日日声色犬马,夜夜歌舞笙箫,贪享齐天之福。

    七之国的这位国师本也是一名散仙,受过开国国王极大的恩惠,后履立大功,被册封为国师。从始自终对历任国王忠心耿耿,对国家殚精竭虑,至今,已辅佐过九十七任国王。若不是有他苦力支撑,这七之国怕早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七之国的国都坐落于灵域中心的一块岛屿之上,整座城池被高大坚固的石造城墙围绕,只在东面有一座城门可供出入,城内的大小建筑也都是岩石建造,看上去固若金汤。

    在都城外围的海面上零星散布着数十座小岛,每一个岛上都住着渔村,渔民们大都靠捕鱼为生,每到收获之季,绝大部分的渔产都要充抵税负。

    这日,国师在朝堂上与国王,连同文臣武将商讨加强军防,抵御外敌之事。

    近百年来,洛国的实力日渐强盛,已然占据了毗邻七之国的数块灵域,兵临城下是早晚之事,国师因此整日愁眉不展。

    而这洛国便是流亡在渊海的洛图妖族所建立。

    朝会正进行时,一名士兵从大殿之外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入得殿内,不及拜礼,倒身便禀“启禀陛下,国师,出……出大事了!“

    国王以为是洛国的军队打进来了,当即从龙椅上滚了下来,钻到御案之下,不过因为身材太过肥胖,屁股还兀自露在外面打着哆嗦。

    在场的文武群臣无不哭天抹泪,仰天哀嚎,整座朝堂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国师立在当场,看到这般场面,气得目眦欲裂,大踏步走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