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公主(第1/3页)  重生之医路欢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郁欢再次走进建康宫,一开始的经历却不甚愉快。

    刘裕长女刘兴弟被封会稽长公主,长久以来,一直颇得刘裕宠爱,道是为何?原因无他,只因刘兴弟早年跟随刘裕原配、先“敬皇后”臧爱亲贫苦相依,吃了不少苦。

    说起这个“敬皇后”臧爱亲来,宫中上下诸人莫不佩服,她的祖父臧汪曾任尚书郎,而父亲臧隽则只是一个郡功曹,官职不大,却是家世清白。臧爱亲嫁给刘裕的时候,刘裕其时还是京口的一介布衣,刘裕未发达前的性子很是好斗勇猛,家境又是贫困,因此婚后二人的生活过得很是艰难。

    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刘兴弟就是生在这样的家庭,不久后,刘裕就离家从军,数年杳无音信,而臧爱亲在飘萍无依的生活中,侍奉婆母拉扯幼女,成为刘裕生死历战中最深的牵挂。刘裕一路从兵、亲兵护卫、司马加官进爵,以勇猛果敢成就赫赫战功,四十岁时已然成为东晋的殿堂之臣,夫妻二人再会时,臧爱亲已是半老徐娘,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刘兴弟,从此再无所出。

    义熙四年正月,臧爱亲病逝于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时年四十八岁。此时刘裕还只是东晋的豫章郡公,因此臧爱亲只得到了“豫章公夫人”的追谥,并归葬丹徒老家。刘裕对患难发妻的早逝非常痛心,当他称帝之后,追封已经辞世十二年的臧爱亲为“敬皇后”,七个皇子的母亲都仅仅封妃嫔而已。

    也因此,刘裕对长女刘兴弟格外看重,即位之初就被封为会稽长公主。刘兴弟的夫婿——振威将军、彭城及沛郡太守徐逵之,在跟随岳父征战四方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只留下了儿子湛之、淳之。刘裕对这对兄弟非常疼爱,尤其是徐湛之,更得到了刘裕的格外关照——他可以和刘裕最喜爱的儿子刘义恭一起随着刘裕生活,形影不离。刘裕不但自己节俭,也不肯给予儿孙们太多物质享受,但是对刘义恭和徐湛之却有求必应。永初三年,刘裕还将未立寸功、年少的徐湛之封为“枝江县侯”,食邑五百户。

    这样的公主,想来也不是柔弱之人,既然能执掌刘裕后宫,必有其铁腕之断。

    郁欢自然也不能等闲视之,跟在刘义隆身后,亦步亦趋,生怕行差踏错一点,惹来杀身之祸。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刚入显阳殿,就听到一个女的声音高得出奇,甚至有些粗俗不堪:“你们这帮下作的奴才!一个的玉杯都拿不稳,要你们何用?下去领罚,别在我跟前碍眼!”

    刘义隆也听到这个声音,他的身子不自觉地僵了一僵,步子却不停,郁欢低眉顺目,只管数着步子跟上前去,入了内殿。

    式乾殿与显阳殿是帝后寝居之处,按理来讲,在父亡之后,又没有皇后主持中宫的情况下,长公主是不应该来显阳殿的,而宣训宫的那位太后才是后宫之宰。可偏偏是这位长公主一直在后宫主持诸事杂务,足见刘裕对这位长女多么爱宠。

    刚进内殿,郁欢眼风所过之处就看见上座坐着一位打扮很是朴素的妇人,脸颊虽显圆润,却有沧桑之感,南人惯常所用的假发高髻并没有在她头上摇曳,只于蚕发之中插了几支步摇花钿,随着妇人声音的高低微颤。

    “义隆见过皇姐。”未等郁欢完全看清妇人面貌,就听刘义隆上前拱身行礼,态度极为恭谨。

    妇人抬眸看来,用眼神回应了刘义隆的问候,她正是刘义隆的大皇姐、长公主刘兴弟。

    郁欢刚收回目光,就感觉身上落下一缕灼热,感觉刘兴弟定是在审视自己,且觉这种审视并不带几分善意,禀着生人勿视、少说少错的原则,愈发含胸垂首,不敢抬头。

    尤其看见刘义隆见到刘兴弟的样子,迎顾之间尽是恭敬心,更是肯定心中所想,这位长公主由贫贱跃富贵,性子定是极悍极凶的,不然也不会一入殿就让他们看到这样一出。想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