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冲突(第1/3页)  重生之医路欢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两国邦交和利为上,拓跋健却将矛头对准了两晋以来,南人立国的中流砥柱——士族,且字字极尽轻谩,句句皆为讽语。便是下首的崔浩,亦露出不赞同的神色,看向上座皇帝,拓跋嗣浓眉拧紧,瞪了一眼拓跋健,却没有言语。

    宋使顺了口气下去,愤愤起身,滔滔不绝讲道:“五皇子殿下此话一语定全,仅以一己之见便中伤全部士人,不觉得有失公允?士人傅粉涂朱,乃一时风尚,行步慢缓,是体态婀娜,怎地到了殿下嘴里,就是如此不堪?”宋使歇了歇,继续说下去,“况且,我朝士人立六经以为准,仰仁义以为主,目规矩为轩驾,视讲诲为哺乳,游心极视,不睹其外,聚族献议,难学为贵,便是执书摘句,亦俯仰咨嗟,使其膺其言。如此风雅高绝之事,若放在北地为之,怕也是无人蹴就罢?”

    拓跋弥最怕别人拽文,一听宋使长篇大论,口若悬河,便捂了耳朵,自顾吃酒。只有拓跋范倾耳听之,眸光略过宋使身上,似为钦羡之意。

    拓跋健早得了皇帝警告的目光,此时听罢宋使一番高谈阔语,也不敢随意接话,鼻孔哼了一声,扭首看向崔浩这边。

    拓跋焘亦看向崔浩,众人皆知崔浩为皇帝所倚之人,俱都翘首以待,不知崔浩如何驳回宋使之语。

    却听崔浩淡然道:“古之王者。必崇简易之政,御无为之治。有道君静于上,臣顺于下,只禀此二则,当为士人处世之略。圣人者,心不存于矜尚,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无论士庶。当以圣人为表也。”

    郁欢看了看崔浩,见其一派傲气浮面,并不将他人放在眼里,却能说出如此中和之言,殊为不易。

    姚皇后靠近拓跋嗣一点,轻道:“崔祭酒所言,化干戈为玉帛。陛下以为如何?”

    拓跋嗣点头称是,殿中诸人亦附和恭维,宋使的脸色缓和下来,好看不少。

    这时,拓跋嗣适时出声:“宋使可是赞成崔祭酒所言?”

    “崔祭酒所言,对极!”宋使假意笑道,朝着崔浩拱了拱手。算是一种回应。

    “进宴罢!”拓跋嗣吩咐左右。候在殿外的宫婢鱼贯而入,各种珍馐佳肴置于几上,大殿安静下来,刚才的争驳顿时偃旗息鼓。

    郁欢轻舒一口气,看来自己是白白担忧一回,以为宋使会为难自己,却是那几个皇子出了头,运气还算不错。

    不料。她这边刚把心放回肚里,那边却有人出声了:“陛下,不知医女无欢可是有来?”

    又是宋使!这人真是闲着没事干,吃食都堵不住嘴!郁欢一听到自己的名字从他嘴里冒出,就一阵胆寒,她可不想像刚才那般唇枪舌剑,说得嗓子冒烟,最后谁都落不着好,光逞口舌之利。

    虽然国之邦交,廷辩不可避免,不过,这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郁欢正自腹诽,却被姚皇后叫出来:“不知宋使找无欢有什么事?这便是。”

    说着,侧首招手,郁欢无奈,就在阶上微微施礼,道:“医女无欢见过宋国使节大人!”

    宋使抬头,目光毫不避忌地打量着她,半晌才道:“本使有一问题想问无欢医女。”

    “但凡无欢所知,必答无疑。”郁欢被他看得甚不舒服,却见游真在宋使身后挤眉弄眼,又忍住了笑,垂眸侧耳。

    “无欢医女既从医,却是作得好文,本使由衷佩服,敢问医女,何人教授?”宋使的声音高得,怕是殿角的梁尘都被他惊了下来。

    相比于刚才的一番辩论,众人更担心郁欢的表现。两国殿上交锋,就看谁能在言语之上占了上峰,前面那一番你来我往已然落了宋使面子,如果郁欢再让他难堪,可就让宋使丢了大人,现了大眼。

    可是,如果郁欢败于其下,又损了本国威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