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台风天就应该早点回家(第1/5页)  半妖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走进民俗》节目。”

    电视机屏幕上,女主持人笑靥如花。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华国防大学的古教授,来作为咱们的特邀嘉宾。——古教授您好!”

    镜头转到了旁边的一位老者身上。

    老者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花白的头发梳得很整齐。

    西装熨烫得笔笔挺挺的,全身上下都散发着那种一丝不苟的学者气息。

    他面带微笑,弯了弯腰说:“主持人您好。”

    “古教授您作为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专家,想必对‘妖怪’这一种民间文化也是颇有研究。”主持人继续说。

    “那么,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这儿有两个问题,想要先向您请教一下!”

    “好的,您请说。”老教授点点头。

    “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妖怪,妖怪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主持人问。

    老教授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回答:“起初,古人把世间一切无法解释的反常怪异现象称为妖怪;

    “后来,那些吸收天地灵气、修炼成精的动植物,是人称之为妖怪;

    “再到后来,一切经由人们头脑构想出来的怪诞生物,都被统称为妖怪……

    “妖怪的定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最后,老教授说了一句:“然而我想说,妖怪其实是人类自身的七情六欲。”

    “哦?”主持人佯装有些惊讶,随即笑问:“此话怎解?还请古教授您细细道来。”

    “妖怪最初便因人类的恐惧而产生,首先是对未知的恐惧,古人把一切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归为妖怪作祟;

    “其次是对死亡的恐惧,‘人死如灯灭’——古人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便相信人在死后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继续生活,神秘的妖魔鬼怪也随之诞生。”

    老教授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渐渐地,妖怪开始生活在了市井之中,过上了与人无异的生活,拥有了和人相似的喜怒哀乐。

    “比如说有的妖怪穷苦,《夷坚丁志》中说到,大多数妖怪‘无屋可居,为犬惊逐’,生活过得比底层老百姓还凄惨;

    “有的妖怪多情,《白蛇传》这类故事中,美女妖怪主动上门投怀送抱,是古代穷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情节;

    “有的妖怪更是直接诞生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抨击,就像《聊斋志异》里的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妖怪开始寄托了人类越来越多的情感,也逐渐开始变得贴近人类的生活。”

    主持人听完,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妖怪其实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影射,反映的是普罗大众的一种精神需求。”

    “没错,主持人您这个总结很精辟。”老教授笑笑说。

    “哎呀,不愧是民俗学的专家,您居然以人民大众的精神寄托为角度,别具一格地给咱们回答了‘什么是妖怪’这个问题。”主持人说。

    在互相客套打趣了一会儿后,主持人又问道:“那么,接下来我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妖怪呢?”

    闻言老教授皱了皱眉,似是在思索,良久之后才开口回答说:“首先,你要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

    “古人有很多事情无法解释,所以才会相信世界上有妖怪存在;而我们相信的则是,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在科学中得到解答。

    “比如,大航海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其实没有能够驮得起整个世界的大海龟;

    “火箭登月告诉我们,月亮其实很大很大,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