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我若为天子 亦当如此(第1/3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我若为天子亦当如此

    有的历史剧组纯粹是草台班子。一帮乱七八糟的人拉来乱七八糟的投资,拍乱七八糟的片子。

    每天草草了事,晚上导演、制片和女演员睡的昏天黑地,这样的影视剧自然学习不到什么历史知识,偏偏能找到地方播出,大家也就跟着混日子。

    可也有那些正规的班子,大量的投资,除了睡女演员也认真拍戏的,拍摄历史剧之前往往要给武师、骑师做正规的培训,请来历史专家讲课,赵强活的简单,对这些提高很有助益的讲课往往都是应付了事。

    大量的历史知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上课往往是用来睡觉,要不然拍过不少隋唐题材历史剧的赵强,也不至于在这个时代如此的糊涂。

    不过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一直到现在,赵强自己也活的很好,手中也有了几千人马,经常去草原上打打草谷。也不把这历史知识当回事,关键还是靠武勇和在部队中所学的军事技能,有了这些才能活下来。

    没想到今日间却需要到这些知识了,对杨广这等聪明人,过分的奉承和真实的批评都不合适,那该怎么说。

    赵强跪在殿堂之中,沉默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出声,殿堂上安静异常,修运河、征伐四方,这实际上已经是大隋朝廷上的一个忌讳,想要活的长,想要活的快活些,有些事情那就不要去提,免得招祸。

    刚才对赵强被提拔到高位上而心存不满的人,现在都是幸灾乐祸的看着跪在那里的赵强,心想你一介武夫,如何能应付如今的场面。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

    不知道为什么,赵强脑海里却突然出现了这首诗,谁写的忘记了,甚至怎么记住的都忘记了,想来是比较顺口的语句。

    自三国时候开始,划江而治就是分裂的一种常态,长江天堑可以阻隔大部分的军事进攻。

    但开凿了大运河之后,被长江阻隔的南北双方终于有了一条贯通的水路。运河两岸的居民和城市,享受这条运河所带来的便利和繁荣,运河两边自隋开始之后,一直是华夏大地最繁华的区域。

    这样的繁华一直持续到现代,中国这样的大帝国面积甚至超过了欧洲,在古代那样的交通和通信的条件下,想要维系统一必须要有方便的交通水路和强大的中央政府,在陇西关中一带的古运河和水系渐渐的枯竭,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变成了维系统一的必要存在。

    自隋修建起大运河之后,唐宋元明清,除却五代几十年,宋金百余年之外,中华大地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分裂出现。

    这不能不说是这条沟通南北的运河所起的作用,南方的粮食可以通过运河运送到北方,缓解北方的饥荒和灾情,同时在南方有什么情况出现的时候,通过运河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调兵行动。

    杨广修建大运河,固然是竭尽民力,不过想起他曾经率兵平南陈,一统南北的举动,似乎也可以理解。

    修大运河不是什么好大喜功的举动。就算这位皇帝杨广不修,后来的皇帝也要去修,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不是一个奢侈品,也不是一个纯粹为了功业的无用工程,而是为了维系这个帝国存在的一条命脉。

    至于征伐四方,这是最为人诟病之处,即便赵强在安乐郡这等偏远地方,也听文人乡绅大骂天子穷兵黩武。

    三次征伐高句丽到最后却无功而返,看起来的确是荒唐无用,历史上对此也都是谩骂批评居多,赵强不知道这些,但他却有印象,隋之后就是所谓盛唐,唐太宗被称为英明的君主,拿来做对比的往往就是隋炀帝杨广。

    可就是这等贤明君主,对高句丽也是发动战争,并且战绩并不比杨广好上多少,但这个战争始终是持续了下去,一直到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