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信都郡柳家(第1/3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信都郡柳家

    城内各家各户,不管情愿不情愿的。各个都是把摊派到的粮草缴纳了出来,官仓也出了一部分。

    尽管出这么多粮秣肉疼,可也只能想要是这燕乐城被贼人攻破,家家都要家破人亡,到时候怎么也不剩下要好,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赵强这边也不含糊,一下子弄来近五千的人力,自家用也用不完,索性在安乐郡发卖租售,安乐郡多有荒地,缺的是耕种的人口,赵强给自己留下三千精壮的,剩下的人则分给了燕乐城中的大户们。

    大家手里都没有太多的金银钱财,那也无所谓,俘虏可以带回去做活,管饭养着就行,到了年底收成的时候,再在收成的粮食中抵扣分配。

    吃饭才几个钱,抵扣分配几年也就清了,可开垦的荒地那可是能传家几代的家业啊,凡是称得上大户的人家都没什么犹豫。蜂拥而上分了赵强让出来的这些人丁,一时间众人觉得赵校尉倒也不错,不是那么横蛮的人。

    当日,通天金刚史平湖裹挟百姓来到安乐郡,被裹挟的那些人很多都是一家老被抓走,在安乐郡有了口饱饭吃之后,他们倒也没什么想走的心思,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能有口吃的已经不错了。

    赵家村向东十里左右的地方,就有条大河,那边赵强和手下几个懂得农活的人去看过多次,烧掉草木,挖渠引水,开垦出来就是不错的田地。

    抓来的这些俘虏就被安置在那边,由人看守着进行耕种劳作,这里面又早早的挑出几百,放到赵强名下的各个庄园中。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俘虏,一般都是携家带口过来,留在安乐郡只要有个好的生活,也就落地生根了,得了赵家村的恩惠之后,也没什么牵挂,死心塌地的给赵强这边做牛做马了。

    摊子渐渐铺开,经过城下哪一战之后,安乐郡的上上下下都对赵强战战兢兢,不敢有什么怠慢。

    内务繁忙,赵强练兵的地方又在自家的基地。旁人也没办法挑什么麻烦,不过他自从战后基本就不在城内出现,燕乐城内的风吹草动还是要关注。

    在距离燕乐城最近的那个庄子上,有二十名骑兵驻扎在那里,城内有了消息,或者说在城门处盯梢的人有了什么发现,都会第一时间通过骑兵送回赵家村去。

    赵强也愿意把自己的人口和畜群安置在城池附近,可城下多有农田,进进出出的人也多,牲畜放在这里,如此巨大的数量难免会让人感觉到惊骇,总有把柄可以抓,而且总归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

    赵强的庄园中,有几个人是专门负责盯梢的,他们在草原上受了伤,要真按照规矩,是不会带他们回来的,而是给他们个痛快。不过他们几个及时包扎了之后,被放在大车上一路拉了回来。

    伤倒是好了,可再也不能骑马作战,赵强也没按照时下的规矩给笔钱就打发出去。毕竟他统领的是朝廷兵马,这是公事。

    这个时代,只有私兵亲卫在伤残之后,主家才会养一辈子,这还要亲厚的主家才行,赵强却不含糊,能带回赵家村的伤残士兵一概供养起来,按照伤残程度给予补贴供给,养一个人还未必有养一匹马的花费大,还能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

    伤残的士兵感激涕零自然不必说,就连其余的士兵忠心程度都加了好几分,赵大人这般宽厚,那是把咱们当亲族来看,怎么不效死以报。

    摊派的粮草次第的送到了赵家村,这八千匹马成了赵强眼下最头疼的事情,羊群可以在草原上放养,这些马匹则花费的人力特别大,每天消耗的粮秣也是个惊人的数目,可偏偏派出去放风声的人,这段时间陆续回来,没有任何的回应。

    突厥和大隋敌对,输入大宗马匹的渠道断绝,而御马监的马匹都供应朝廷官府军队的用度,民间无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