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大时代的开端(第二更)(第1/2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业九年,公元六一三年,在这个时代,华夏王朝的扩张仍在进行,有胜利,也有失败。

    在大业八年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大隋的海陆两路大军都是溃败,大隋上下都是惊愕不已,大兵临小邦,本应该是摧枯拉朽的大胜,怎么却有这个结果,一定是轻敌,被高句丽钻了空子。

    所以大业九年,皇帝杨广大发天下兵马一百一十三万二次征伐高句丽,依旧是水陆并进。

    可陆路的兵马自河北至辽西,却被阻碍在了辽东城,高句丽的军队龟缩在辽东城之中,死守不退。辽东城是高句丽的门户之地,攻下此地,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高句丽的腹心地带。

    皇帝亲自督战,各军当然是拼死效命,可高句丽人居然挡住了一波波的攻击,辽东城一直是挺立不倒。

    骄傲之极的杨广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挫折,从六月底,隋军和附近的民夫丁壮就开始制作布袋,在布袋中填充土石之后,堆砌在辽东城下。

    又制造外面钉着铁板的木车,木车足有两丈高,士兵可以藏在里面向外射箭攻击,七月二十三的时候,辽东城外,土石袋子已经是堆砌到了和城墙一样高,几乎像是城外筑城,堆砌的工事上有宽阔平整的坡道,钉着铁板的木车可以被推上去。

    辽东城内的高句丽人已经渐渐绝望了,大隋对高句丽还说,是需要仰望的庞然大物,城外几十万大军的攻击,已经快要把他们的力量和意志消磨干净。

    看到外面和城墙渐渐平齐的砂石工事,骇人的铁甲楼车,连绵几十里的军营,辽东城的高句丽人在等死了,每个人都在哀叹,高句丽要亡国了。

    七月二十六这天,高句丽人估计的攻城战没有进行,隋军大营反倒是安静无比,甚至看不见什么人活动。

    第二天依旧是如此的安静,高句丽人心中的绝望愈发的明显,已经有人受不了这莫名的压力自杀。

    七月三十,却有一名隋朝的官员过来投降,这真是诡异之极,守城的高句丽兵将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都觉得这是隋人的阴谋诡计,可接下来听到的事情却让他们目瞪口呆。

    这名官员居然是隋朝的兵部侍郎斛斯政,他带来的消息几乎让人不可思议,大隋兵马在两天前已经是撤军,回返中原。

    一直到八月初一的下午,高句丽军队才敢出城查看,对面比辽东城规模还要大的隋军军营空无一人,堆积如山的粮秣军资全部丢弃在这里。

    大隋第二次攻高句丽再次无功而返,高句丽依靠不可思议的运气又是逃过这一劫。

    报告杨玄感在黎阳造反的公文,七月二十四到达了隋帝杨广的行宫,杨玄感是大隋最顶尖的大贵族,这次的造反让杨广惊恐不已,何况又听说有许多贵族子弟加入杨玄感的部队之中,更让他感觉到危险。

    叛乱的部队一直向西而去,不管是打下洛阳还是进入关中,结果都是灾难性的,皇帝杨广无法想象自己最亲近的臣子为什么会谋反。

    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平定谋反,高句丽的征伐宁可暂缓,接到公文的当晚,隋帝杨广召集随行的臣子和各军大将,准备趁夜撤军,回中原平叛。

    和杨玄感素有勾结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害怕被株连,逃出了隋军大营,向高句丽投降。

    精疲力竭的高句丽部队已经追击不动了,和隋军的殿后部队交战一次之后,就撤回了辽东城。隋军没有在和高句丽追兵中损失什么,只有几千老弱被大军舍弃,成为了高句丽人的战绩。

    但在大战之时突然撤军,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无比的巨大,各军撤离的时候都极为仓促,下级军官和士兵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多人都以为隋军大败,在半路上就有人开始逃离军队。

    皇帝的命令是抓紧时间行军,对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