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独轮车木轮车(第1/2页)  群穿明末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文:有衣服、有布鞋﹐那还等什么、换装;虽然军服与布鞋的样子有些奇怪﹐但这时候有胜于无;而且、大家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当彭文静换好衣服后、还在柳宏仁面前小秀了一把。当柳宏仁看到这身衣服、头口而出道:“要是再有配枪、就更好了!”;而彭文静听到这话后、一转身﹐不知从哪里掏出了一把“掌心雷”来。“老婆你把枪藏哪儿了?”柳宏仁看到枪后问道;彭文静道:“你别忘了、我可是特工呀!藏这种枪的法子、多的是;就是呀、在这里可没有子弹呀;这里就一个弹夹、六发子弹﹐打完了可就没地方补充哟!”。这彭文静、接受过系统的特工训练;不论武器、格斗还是多国语言﹐都是很jg通的。……在试穿完衣服后、由于这衣服得来不易;所有人包括汤姆等人﹐在试完衣服后﹐又换回原先的衣服。

    接下来就是生产独轮车﹐而在生产独轮车的同时﹐也在制作木轮车“可爱小马崽”。这款木轮车、其实是自行车的鼻祖;这车、除了没有驱动系统以及刹车外;其运行方式、只能用大个木滑轮车来形容;因为它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双脚蹬地来行驶的。在没有代步工具的时代、这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由于穿越众里不缺技术型人才、这独轮车和木轮车﹐仅用两天时间就造好了样车。经过对木轮车的测试、其时速可每小时轻松跑上五公里;而且这人还觉着不累;速度虽不快、但这至少比行军要强吧!而对独轮车的载重测试是、一百五十公斤左右﹐这车压不坏;但穿越众里可没几个干过力气活呀!为测试其xg能、那是三小伙子拽着它跑了两个多小时﹐才得出的答案;而对独轮车的最后决定是、载重量事宜五十至一百公斤。就此、两款车定型下来﹐开始大规模生产。而生产的任务、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修造组的头上。而这两天里、刘冠中刘老爷子也没闲着;他正带着他的那帮学生、制造伏特电池组呢。制造电池的起因呀、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话说两天前、一帮小子们试穿新衣服时;柳东岳却朝自己的帐篷走去。“你怎么不去试试衣服呀”跟在身后的刘冠中问道;柳东岳一转身、看到是刘老爷子后﹐便说道:“这些个年轻人、八成把这当成游戏了;诶、老哥﹐你刚才所说的就没有一丝希望吗?”;刘冠中道:“希望越大、失望更大;还是顺其自然吧!走、到你的帐篷坐坐去;我的帐篷啊、被我的儿子改造成医疗站啰”;于是乎、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了柳东岳的帐篷。

    刚一进帐篷、刘冠中便说道:“你这都装的啥呀?这军用帐篷少说也有二十二平米﹐到你这儿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啊?”;柳东岳道:“六十多部磁石式电话(抗战剧里的摇杆电话)、外带一个总机的全套设备”。“你准备这些干什么呀?”刘冠中不解的问道;柳东岳答道:“这些摇杆电话呀、是我准备装在船上的通讯设备;当时、老哥您还没来﹐但这船上的通讯得有啊!我呢、在部队里干过一段时间的通讯兵;为此、我就和原单位联系;看看、他们那有没有报废设备;结果、就把这些给翻出来了。还好、这些东西呀基本没坏;而且呀、没花钱﹐老领导白总给我的。这些东西、在原先没用上;而来到这十七世纪、这东西就更没法用了;没有电、还不如一铁皮喇叭好用”。听到这里、刘冠中一拍大腿道:“不就是电吗、交给我了;这发电机目前是造不出来的、但这伏特电池不成问题呀!把多个电池并联在一起、再用万能表测测电压以及流量;这不就齐活儿了吗”!

    “可是、小柳啊﹐你这儿有电话线吗?没电话线、这电话机它也用不起来呀?”刘冠中接着问道;柳东岳答道:“这线呢、也不算太多;也就几十箱而已”。“我倒是担心这造电池的原料够不够?”柳东岳问道;刘冠中笑笑说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啦、你还不知道吧;周涛飞他们的小船上、可有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