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大伦山藏宝(上)(第1/4页)  太极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距离春节还有十几天,跟师兄分钱之后,林初一账户上的积蓄已经不下四十万。因自家境还算过得去,所以其实他本人对钱并没太大追求。如今大学刚刚毕业就有了这么一大笔钱,暗地里颇有点横财就手的感觉。

    师父曾交代他在家里需寻得一处星气下临,地德上载的风水宝地,潜心修炼太极真元,以期早日突破御气之阶。去东莞之事,倒不必着急。

    以上天星象去寻找星户地眼,是早已失传的堪舆绝学;始于黄帝传世,著有《黄帝阴符经》;北宋赖布衣曾综其大成。赖布衣虽也有收徒传艺,然而在其得道仙去之后,后代传承中分支甚多,各得其道之一二,再无集大成者。

    爷爷林建芳十余年来潜心研习天星地理学说,各处搜集传世经诀。他年轻时到处求学,交游甚广,这十数年积累,竟然初窥了天星地理秘术的门径。看着孙子对自己的得意绝学感兴趣,老人家十分开心,自然是要对他谆谆教导,倾囊相授。

    林初一除了跟爷爷探讨天星地理,更多的时间则耗在黎公的诊所里。他平时帮忙抓药和招呼病人。每次等黎公闲下来时,就向他请教易理真诀精义和元气修炼法门。

    距林村5,6公里处,有一座石山叫大伦山,虽不算是这一带的最高峰,却是方圆百里龙脉的祖山。自此山廉贞发祖,数条山脉向四周绵延而去,横跨三四个乡镇。大伦山山高崖陡,奇峰竞秀,危崖间常见苍松夭矫迎客。二十八宿之中的奎,娄二宿星气下临于此。其延伸的龙脉所及,都是梧州一带有名的堪舆人士寻龙点穴所热衷之地。

    站在大伦山顶望远,只见脚下层林起伏,远山轻叠,胸中浩然之气自生。017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四这一晚,子夜月色下的大伦山三座尖峰犹如擎天之柱,高高耸立。正中最高绝顶之上,一个静如这山岳的男子盘膝而坐,与皎洁月光和巍峨山势融为一体。

    一个月来,每逢子夜,林初一都这样在此静修先天太极玄妙的御气之功。在练气境界,培元与行气之阶他已经先后修行圆满;这一个月来却并未突破。事实上,能在短短两三个月之中将行气阶段修行圆满,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须知少数世俗武人中的佼佼者,终其一生亦不过是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行气修行圆满。更多的却是根本无法真正进入周天行气之阶。

    内气外发之功,比如劈空掌之类,属于行气之用。御气与之有相似之处,却更为神妙精奇。所谓内气外发,所御者尽是自身真气,也是培元之功日深所得。用通俗的话说,是硬打硬的实力。而御气之阶则是一种类似天人合一之境,需窥天地气机,识元气生化,与自身真气运转浑然一体,一动而无有不动,一静而无有不静。此时可御天地之气为己所用,出四两之力,可牵动千钧之机。

    然而己身不动时,天地气机之生生不息,则可尽化为己用,固气培元。元气积炼的同时,亦淬炉鼎筋骨。有各路内家拳门派子弟常说自己“4时都在练功”,于世俗功夫而言其实并不确切,比如熟睡之时,你最多能做到睡前所调整好的意识和身体的练功状态。至于入睡之后是否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练功效果,就只好随缘了。

    但进入御气之境的先天太极修者则不同,他们是真正的4时都在修炼。因为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行气淬体之功,而是自身与天地气机生生不息的互动。沉睡之时,也是自身气机最接近自然之态,此时与天地气机融炼互化之效更好。

    大伦山有应位星宿之气下临,且位居廉贞发祖之处,接天连地,灵气之充盈与北海冠头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此处是天临地载之气,而冠头岭是地脉中潜藏贯通,汇聚而出的生气。但无论如何,这两处都是气机生息极其活跃之地。

    这一个月修炼下来,林初一真气日见充盈,却毫无突破。明天就是元宵,过了元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