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去时容易归来难(第1/3页)  远去的三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初,小飞和柳伴月好上,那幸福的情形,杜月旺看着犹如糖化在心里。以后给他带孩子,守着儿子、儿媳、未来的孙子,就在这老山沟沟里终老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现在而今“儿媳”一去不回,人家不想和这老山沟沟里的人扯上什么关系。要是咱家在上海,在老家江苏,小飞也在那,柳伴月可能把小飞给甩了吗?

    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必然不像狗有吃有喝,守着个窝就行了!

    这山沟沟里看不见未来,或者说看不到未来能有什么精彩。

    这厂子从生到死一条龙,雀小脏全——妇产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车间——退休养老——后山上埋人的坟地。

    厂里办了报纸,厂报还有记者,到了要倒闭的那几年,还办起了厂电视台,还每天报道厂里的新闻——张家老爹养了个鸭子像狗一样跟着他走,到菜市场,上下楼梯。闹得厂里人都到张老汉家看稀奇。

    比起沟沟外面的轰轰烈烈变革中的世界,这些都是没人稀罕的小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太小无聊又无奈。

    没有了伟人,凡人觉得自己更加平庸了。

    丁兹盛世,本该人人皆大欢喜,可精彩的世界和这没落的厂子,以及厂里的人好像毫无关系一样。

    找不到出路,只有在苦闷中徘徊。

    杜月旺想,我们这把老骨头丢在这倒也无所谓了,杜妮娅和二囡看她俩的造化,找个靠的住的男人也就可以了。

    唯一就是这小飞,从小看好的小飞不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埋没在这里,不说要做什么光宗耀祖的辉煌事业来,起码也要过的比别人强点吧!

    看着小飞丢了魂似的,杜月旺心里也像猫爪一样,他知道唯一与柳伴月和好的可能就是调回上海,或者调回老家江苏。即使不和柳伴月和好,跳出这妖泥角落,年轻人的发展前途也比这里广阔。

    杜月旺决心回去一趟,给小飞跑跑调动。和金桂商量,凑了些钱,煮了鸡蛋,带了干粮和杜妮娅就上路了。

    屎涨了现挖茅坑。

    有人背地里说他,这时候才想起跑调动,这就是:

    “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一补补到大天亮,补来补去还是个烂裤裆!”

    到了上海,为了节省开支,杜月旺住到了大哥家。

    大哥倒好说话,这次杜月旺来沪上,大嫂来时给了个笑脸,过后就一脸阴云密布。时不时唠叨说这段时间苍蝇、蚊子太多讨厌的要死,

    杜月旺喜欢直来直去,不高兴就直说,不至于拐弯抹角,这明显在指桑骂槐,话中有话的。

    杜月旺大哥一家现在住的这房子,是他父母原来的老房子,父母过世后,这老房子给大哥住了。这老房子本有杜月旺的份,但杜月旺那时在郊区厂里有房子住,没和大哥争,产权转在了大哥名下。

    但跟她讲理,那必定是一阵争吵,撕破脸多不好,只有忍着,只企望把小飞调动的事办出点眉目来。

    经常回大哥家的时候,在屋外听见哥哥和嫂子吵架,为杜月旺和杜妮娅在这吃住的事情:子女大了,天气热,进进出出的不方便等等。

    也难怪,大哥家房子小,住的是四层铺,翻身可以,头抬高点都要碰到上层的铺板,腰根本直不起来。

    这么多年他在内地住宽房子住习惯了,住这样的房子就像住牢房一样。

    那老山沟沟里的房子倒是宽得很,一个人住一间都没问题。再宽敞有什么用呢,人家不稀罕,人都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挤。

    杜月旺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穷,就怕不被人待见,被人看不起。

    沪上老厂不是他亲妈亲爸,你是树上的果、藤上的瓜,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