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傲骨(第1/4页)  穿成苏培盛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康熙四十八年

    八月十五,清溪书屋

    “皇阿玛恕罪!”

    四阿哥为万祥求了情,也不敢再直视康熙爷的眼睛,只得慢慢垂下头,“儿臣知道,皇阿玛因外界流言,为儿臣费了不少心。可是儿臣,不愿仅因他人之言低头,只是几句闲言碎语,儿臣就要杀人已证清白,那儿臣这个王爷,做的也实在太没骨气了。”

    四阿哥话音落下,屋子里的气氛似乎陡然一转,一直提着小心的魏珠,也跟着悄悄吐出口气。

    康熙爷的神情看似没多大变化,只是不再一动不动地盯着四阿哥看,转而拿起了桌上的棉布,慢慢擦起了眼镜,“朕知道你一向傲气,可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闲言碎语看起来不上大雅之堂,实际上却是最能伤人的利器。”

    “儿臣明白,”四阿哥脊背稍松,语气却依然坚定,“不过,儿臣相信,谣言止于智者。更何况,儿臣也不认为杀了几个太监,就能止住这些污言秽语。只怕到时,儿臣会落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名头,反倒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康熙爷擦眼镜的动作顿了顿,眉眼稍抬,“哦?你是在怀疑什么?”

    “空口无凭,儿臣什么也不敢怀疑,”四阿哥抿了抿唇角,脸色似乎也跟着苍白了两分,“万祥只是个奴才,死不足惜。可是此时杀了他,几乎就等同于儿臣认下了狭弄内监的污名。儿臣不愿背此污名,遂斗胆请皇阿玛开恩。”

    康熙爷放下了手里的棉布,微微眯起的眼睛在四阿哥的脸上慢慢扫过,让人看不出是审视,还是在思考什么。

    四阿哥镇定不动,颔首垂目,康熙爷看了半晌,终慢慢缓下口气,“罢了,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朕相信你能以皇家声誉为重,不会真的做出——让皇阿玛失望的事来。”

    康熙爷的话末语气深沉,四阿哥慌忙叩首,握在拳里的指尖深深刺进掌心里,让他的声音稳了又稳,“多谢皇阿玛体谅,儿臣,绝不敢有负圣恩。”

    八月十八,农庄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

    小二院里,苏伟立在屋子中央,双手环胸,一脸正气凛然地质问着甫一进屋就懒在了榻子上的四阿哥。

    四阿哥也是好笑,一手撑着头,嘴角微微翘起,“巴彦是年初才进的王府,一身飞檐走壁的好本事。爷也真是好奇,咱们苏大公公是怎么发现的,竟还拿棍子给捅了下来。那孩子年纪小,从树上摔下来就受了打击,现在还闷闷不乐呢。”

    “你少转移话题,”苏伟眉毛一竖,把立在一旁的棍子拿起来在手上挥了挥,“莫名其妙地派一堆人来监视我,有大门不走,偏在树上蹲着。我用棍子去捅,已经够仁慈的了。你赶紧给我从实招来,到底出什么事儿了?监视我不说,还不让出门,是不是你干什么坏事了?”

    “我干坏事?”虽然是苏大公公先发制人,但四阿哥在气势上完全是后来居上的,“是谁刚一出了王府,就跟老九的手下对上的?上次被人告到顺天府的事儿,你是一转眼就忘了吗?这宦官之祸的风波还没过,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你送出王府,你倒好,一转眼又到人家跟前惹是生非去了。你是怕别人不知道,你苏大公公在京里仍然是威风八面吗?这要让一些小人注意到了,你当他们不会到敬事房去告上一状?到时候,敬事房再派人来,只怕就不是进慎行司挨几下板子的问题了吧。”

    四阿哥的一番问话,端的是有理有据,刚还气势凛然的苏大公公,顿时心虚了八分,“哪,哪有那么严重?我都是打着小英子的名号去的,他是新人,没多少人注意。”

    四阿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苏伟立马把棍子扔了,头垂地低低的做认错状。

    不过显然,久经沙场的雍亲王不吃这套,“既然是打着小英子的名号,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