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阻击者(第1/4页)  帝国苍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茫茫黑夜、风雪漫道,坦途亦成了险路。在埃尔朗根至纽伦堡的公路上,一支由二十多辆吉普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如蜗牛般缓慢朝纽伦堡方向行进,发出炫目光亮的车灯在鹅毛大雪的遮掩下也变得空前黯淡。在车队已经驶过的弯道旁,一辆吉普车很有型地翻在了田野中,仅仅相隔了十数米,另一辆卡车也不幸滑出路面陷入泥坑,车上的美军官兵大都临时“拼车”走了,留在原地待援的士兵们只得在寒风中无助的守望。

    叽叽哩哩的履带摩擦声中,一群“三只眼”的钢铁怪物出现在这段距离纽伦堡不到十公里的公路上。透过劲风卷动的雪花看去,这些家伙炮塔方方正正,形体也颇为高大,若是不熟悉英制坦克的,一走神没准就把它们误认为当年德国人所向披靡的虎式坦克。很快的,这些跟德军四号坦克差不多重量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平稳而又迅速地从抛锚的美军车辆旁驶过,探身于炮塔舱口的英军坦克手们用同情怜悯的目光看着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美国大兵,在没有得到明确命令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擅自脱离队伍前去帮他们一把。这里毕竟位于纽伦堡市区和盟军兵营之间,救援车辆也许已经从兵营出发了,而这支快速坦克纵队正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不一会儿,坦克纵队开始超越缓慢行进的美军车队,而坐在车上的美军官兵们只能撑着惺忪睡眼、抱着枪械,以复杂的目光看着“英国铁骑”帅气地绝尘而去。它们继承了英国巡洋坦克一贯高速、小炮、薄皮的特点,当年三辆“克伦威尔”配一辆“萤火虫”也算是欧猪战场上相当经典的战术组合,但它们作战的能力可不敢恭维。别说是虎式和豹式坦克,就算对上德军四号坦克也处于下风,碰上以t34和is系列为主力的苏军钢铁洪流更是只有溜号的份,以至于被西方盟军士兵们恶评为“不列颠的软蛋”。在如今的前线战场上,英军装甲部队主要依靠“彗星”和“丘吉尔”作战·未毁于苏军坦克炮口的“克伦威尔”沦为侦察和步兵支援之用,有的干脆列入二线部队在后方执行警戒巡逻任务。

    这些从设计制造至今才区区三年的巡洋坦克战场表现固然差强人意,但它们仍不失为英军最有特色的坦克之一,其动力系统十分出色·搭载的流星引擎可靠耐用、便于维修,灵活的机动性能亦适合在各种环境下的快速作战。它们横平竖直的炮塔和车身上积了不少雪,速度却没有因为这恶劣的天气而慢下来。从它们长长的炮管和典型炮口制退器来看,这些都是后期型号的“克伦威尔”,经过焊接的正面装甲达到k2毫米,加上两挺792毫米机枪(英军坦克的标准装备),对付一群异想天开的“纳粹余党”是绰绰有余了—至少获悉纽伦堡监狱遭袭的英军坦克手们是这样想的。

    等到了目的地会看到怎样一副场景·坦克手们可以在途中尽情发挥想象,但他们中恐怕很少有人料到,履带战车对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并不能保障它们一帆风顺地抵达纽伦堡,超越美军车队后还没走出5公里,宛若雷鸣的轰响瞬间惊醒了梦中人!

    爆炸产生的火光无从映亮这沉沉雪夜,从后往前看,仿佛只是排头坦克贸然开了一炮,并没有遭到炮击的赤焰和浓烟·也没有高高溅起、重重落下的碎块,隆隆的声响很快在无边的旷野中散播开去,视线转瞬间又恢复故态·苍茫大雪充斥着可见的大部分空间,坦克车身正面的双灯使得这支坦克纵队像是发亮的蜈蚣,炮塔左侧额外装配的大灯随炮口所指照映着一片非常有限的区域。

    若是孤零零的爆炸之后,耳边再无异样的声响出现,英军坦克手们也许宁愿相信刚刚是自己的错觉,然而以四十多公里的时速行进,第一辆碾上地雷的坦克因为履带断裂和突然失速而与路面发生硬性摩擦,为了避免和前车相撞,第二、第三以及其后几辆坦克也纷纷刹车,尖锐的声响刺破寒风的呼啸而令人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