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德国步兵团(第1/4页)  帝国苍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盛夏的西伯利亚就像是一块漫无边际的大牧场,视线中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苍鹰在蔚蓝的天空中无忧无虑地翱翔,马匹在生机勃勃的旷野中尽情驰骋,蜿蜒流淌的清澈河水泛着宝石般的光芒,它穿过原野的某个拐弯处,河滩附近的平地矗立着一座规模颇大的营地,它毗邻着一条长长的双轨铁路,以高大和木桩和铁丝网为墙,四角矗立着高耸的望塔,塔楼上四个方向都架设了机枪。夕阳下,身背枪械的苏军士兵在营地四周执勤警戒,朝东也就是大型伐木场的方向,长长的队列迎着落日余辉步行而来,一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占据两侧的山丘,用冷漠的眼光注视着队伍中这些穿着短袖背心的家伙,他们无一例外的剃了光头,熬过严酷寒冬幸存下来的大都是年轻人,他们拥有健壮的臂膀和结实的躯干,他们扛着斧头、锯子——这些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工具使得看押者们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呜呜······

    铁路线上传来了长长的汽笛声,步行的队伍里有许多人好奇的张望,但没有人擅自停住脚步。不多会儿,一列车头上挂着红旗和五星徽标的火车在营地旁的站台上缓缓停住,和以往前来装运木材、矿石的火车不同,这一列的敞开车厢里装满了人,那些沮丧的面孔和失落的眼神似曾相识。看到了车厢里这些人的身份,步行队伍以及营地内的许多人突然亢奋起来,他们吹着口哨、嬉笑嘲讽,在枪口下尽情抒发他们那幸灾乐祸的情绪。步行队伍抵达营地时,那些刚刚从车厢里被赶出来的可怜虫还在铁路旁列队点数,他们看样子还随身携带了不少行李,而营地里的人员则在熟悉的哨音中集合起来。一名戴着苏式军帽和红色领章的军官走上用木头搭建的简易台子,对着扩音器整了整嗓子,用不算很标准的德语说道:[]

    “德国战俘们·我现在还得这样称呼你们,但接下来你们中志愿转变身份的人就将成为我的德国同志了。根据苏共中央的第129号命令,以美英为首的帝国主义主动挑起战争,这是向全世界爱好和平、尊重自由的人宣战,每一个追求正义、追求真理的人都应该拿起武器和他们作战斗。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苏联境内接受劳动改造的外国战俘表现良好·思想上也有了可观的转变,因此,我们决定接纳有正确思想觉悟的人加入我们的国际战斗纵队,给你们一个用战斗来弥补以往战争过错的机会,帮助你们回到祖国并将你们的同胞从美英等国的占领统治下解救出来。现在···…宣誓与过去的一切决裂、志愿加入国际战斗纵队的请举起右臂!”

    这木头台子前方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人少说也有七八千之多,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德国国防军的被俘官兵。最初两三秒,他们还在理解台上那名苏联军官的话语,紧接着·人们齐刷刷地举起右手,衣袖摩擦发出的声音呼啸成风。台上的苏联军官在人群中扫了几眼,非常满意的高声说道:“欢迎你们,德国同志们!”

    既然意见统一,而且看押和被看押双方已经相处了很长时间·事情就变得比较简单了。除了几百名没有举手的人,其余皆获准回到营房带上私人物品,然后以劳动编队依次走出营地前往铁路站台,途中正好与被押送进入营地的人擦肩而过。

    昔日,他们是战场上相互仇视、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对手,此时却没有一笑泯恩仇的胸怀,昂首走出营地的前德军官兵们俨然变成了胜利者,而不久之前还趾高气昂的美英官兵们却只能垂头丧气地接受命运的惩罚。一列火车不可能装下这离开营地的几千人·苏联军官通过站台广播发出指令:劳动一队到劳动六队的先上·其余人在这里等候下一列火车。

    尽管火车的车厢里还遗留着没来得及清除的污秽,感觉得到了新生的人们还是兴高采烈地爬进车厢·他们很快将每一节货运车厢都挤得满满当当,余下的人只好在铁路旁边等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