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1/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桧迫害,下狱削籍。

    着有《芦川词》,词风多样。

    【注释】

    ①平沙:旷野。

    ②将:送。

    【评解】

    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了下来。下片写别后情景。落花飞絮,东风薄劣。春光将尽,人去楼空。全词凄婉缠绵,余意不尽。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以明畅之笔,写凄婉之思,其风神又宛似永叔、少游矣。

    浣溪沙

    山绕平湖波撼城①,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帘下yù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②,萧萧③散发到天明。

    【注释】

    ①波撼城:孟浩然《临洞庭》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②水流萤:月下荷叶露珠闪光,晶莹如萤火。

    ③萧萧:疏散貌。

    【评解】

    夏夜静谧,散发纳凉,湖光山色,极堪赏玩。词人于水晶帘下观赏既久,乃从四周静境中看出动势。觉湖波之撼城,察山影之浸湖;云遮月则柳暗如雾,荷翻露则细光如萤。静谧世界中变化纷呈,在在醒心娱目。此词佳处即在表达此种静中之动。“雾柳”

    一联,尤为俊美传神。

    【集评】

    毛晋《芦川词跋》:芦川词,人称其长于悲愤。及读《花庵》、《草堂》所选,又极妩秀之致,真堪与片玉、白石并垂不朽。

    黄公度

    菩萨蛮

    眉端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 唤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作者简介】

    黄公度字师宪,莆田(属福建)人。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时年已48。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累仕考功员外郎。着有《知稼翁词》,有毛晋《宋六十家词》本。

    【评解】

    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对人的怀念。眉间心上,凝聚着愁情。“无言但点头”、“还如旧日娇”,把相思相忆时的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全词含蓄蕴藉,婉丽工巧。

    【集评】

    《词林纪事》:洪景卢云,宛转清丽,读者咀嚼于齿颊而不能已。

    《词林纪事》:曾丰云,清而不激,和而不流。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公度有两个女侍,一曰倩倩,一曰盼盼。

    在五羊时尝命出以侑酒。故晚年曾作《菩萨蛮》一阕。其婉丽处颇近永叔、少游矣。

    陆 游

    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①不寄辽东②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yīn(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因爱蜀中风土,故题其生平所作之诗为《剑南诗稿》,他是南宋着名爱国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词作虽不多,但风格多样,既有充满爱国激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丽飘逸、感情深挚的词篇。着有《陆放翁全集》。

    【注释】

    ①鳞鸿:这里泛指传递书信。

    ②辽东:古代郡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评解】

    这首春愁词,着意写人。上片描写人物情态。梳妆慵晚,懒上秋千,花冠不整,衣宽髻偏。下片抒写相思与离情。原来情绪不佳是因为游人未归,而且又经年没有书信。

    因而花前弹泪,相思不已。“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