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1/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念故人的惆怅与哀感。下片chā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

    “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望处”二字,统撮全篇。起言凭栏远望,“悄悄”

    二字,已含悲意。“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水风”两对句,实写苹老、梧黄之景。“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

    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几孤”句,言文酒之疏。

    “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

    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

    采莲令

    月华收①,云淡霜夭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②、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云。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③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村。

    【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

    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jiāo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高处不减唐人”。

    蝶恋花

    伫①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③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伫:久立。

    ②望极:极目远望。

    ③黯黯:迷蒙不明。

    【评解】

    这首《蝶恋花》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上片写春日登楼引起的愁思。下片写“春愁”的执着缠绵,无可排遣。并点明了“春愁”的具体内容。全词写得激情回dàng,执着诚笃,颇能显示柳词的抒情特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