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乡特色的农舍图。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这首小词内容丰富,凡水乡农家具有代表xìng的东西,皆写入词中,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写人物,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劳情况及水乡农事繁忙的景象。全词朴实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爱慕水乡的思想感情。

    【集评】

    《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已扩放多矣。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四: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酒泉子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②。马萧萧③,人去去,陇④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⑤,胡霜⑥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释】

    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②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

    ③萧萧:马鸣声。

    ④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

    ⑤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

    ⑥胡霜:胡地的寒霜。

    【评解】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

    深得言情之妙。

    【集评】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也。再谈,不禁酸鼻。”按: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花间集注》:“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

    菩萨蛮

    木棉①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②南人祈赛③多。 客帆风正急,茜④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注释】

    ①木棉:落叶乔木,产于两广。

    ②铜鼓蛮歌:皆以娱神之歌乐。

    ③祈赛:皆祀神也。 祈:求 赛:报。

    ④茜:绛色。

    【评解】

    木棉花开,春光大好。铜鼓蛮歌声中,忽见一帆,飘然而来,船上红袖偎樯,顷刻间消失在烟波江上。几番回头,令人不胜怅惘。这首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南国风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集评】

    《花间集注》:彭羡门《广州竹枝词》云:“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yù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深得此词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铜鼓声中,木棉花下,正蛮江春好之时。忽翠袖并船,惊鸿一瞥,方待回头,顷刻隔几重烟浦,其惆怅何如。“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倚江楼”。文人之遐想,有此相似者。

    《栩庄漫记》:南国风光,跃然纸上。

    徐昌图

    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①。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作者简介】

    徐昌图,莆阳(今属福建)人,与兄昌嗣,并有才名。仕闽,节度使陈洪进归宋,令昌图奉表入汴。太祖授为国子博士。工诗词。选入《尊前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