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婉约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得相见。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五愿奴留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味冯公之词,典雅丰容,虽置在古乐府,可以无愧。一遭俗子窜易,不惟句意重复,而鄙恶甚矣。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①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②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注释】

    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yīn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②慵困:懒散困乏。

    【评解】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南园美景如画,春色撩人。写景句含婉转之情,可谓情景两得。词家之妙诀也。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①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②春寒。

    【注释】

    ①砌:台阶。

    ②特地:特别。

    【评解】

    双燕穿柳,池水新绿,已经春满人间。这首小词,通过江南春景的描写,委婉含蓄地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独倚朱阑,那楼头新月,砌下落花,不禁勾起相思之情。全词以景托情,辞语雅洁,意境清新。“罗衣特地春寒”,雅丽含蓄,饶有韵致,令人揽撷不尽。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春晚之景。“花落春寒”句论词则秀韵珊珊,窥词意或有忧谗自警之思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纯写景物,然景中见人,娇贵可思。

    初写雨后池满,是阁外远景;次写柳院燕归,是阁前近景。人在阁中闲眺,颇具萧散自在之致。下片,写倚阑看月,微露怅意。着末,写风振罗衣,芳心自警。通篇俱以景物烘托人情,写法极高妙。

    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①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注释】

    ①忍:那堪,怎忍。

    【评解】

    正当春花怒放,携手观赏时,失却了“游春侣”!独自寻芳的心情,纵有笙歌,也不免愁肠yù断。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栊,更使人不堪思量。词中用“各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仅寓孤闷之怀。江左自周师南侵,朝政日非,延巳匡救无从,怅疆宇之日蹙,“夕阳”句寄慨良深,不得以绮语目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触景感怀,文字疏隽。上片,径写独游之悲,笙歌原来可乐,但以无人偕游,反增凄凉。下片,因见双蝶、双燕,又兴起己之孤独。“绿树”

    句,以景结,正应“满目悲凉”句。

    和 凝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①。建章②钟动玉绳③低,宫漏④出花迟。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yù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作者简介】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少好学,年19,登进士第。初仕后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