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拉打结合(第1/2页)  重生一九零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谭延闿,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他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府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三十年中进士,入翰林,旋授编修,返湖南办学。立宪运动兴起,谭延闿积极呼应,属湖南立宪派首领,后来还会担任省“谘议局”议长。

    而谭延闿的楷书最为人称道,有大气磅礴之势,虽是前清进士,但其书法绝罗其中。可要发动起来,势力倒也不可小觑。修铁路乃利国利省利民的好事,谁敢阻挠,就让他千夫所指,于湘省臭名远扬。”

    陈文强起身刚要致谢,谭延闿又伸手制止,提醒道:“只是文强行事还是少些暴戾。少些杀戮为好啊!”

    “这是自然。”陈文强点了点头,但并不作出确定的承诺。“只要不是死硬阻挠,我也不会赶尽杀绝,甚至做好了花钱买顺利的准备。”

    “那就好。”谭延闿以前并没有和陈文强打过太多交道,而陈文强的手段也多数未曝光于外。所以,他听了这话,也便放下心来。

    ……………

    送走了谭延闿,陈文强又召集了会议,与自己带来的亲信认真细致地商议了一番。

    当时的商办铁路公司之所以成效不佳,除了蛀虫中饱私囊、不事修路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陈文强一直注重并强调的专业问题。由经营传统行业的商人所组成的铁路公司,既缺乏经营、管理大铁路公司的人才。也没有在复杂地质环境修筑铁路的资质。

    如何聘请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协调管理层和股东关系,如何组织管理施工等等。都是外行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而陈文强敢向张之洞立下军令状,并不是他懂,而是他有信心找到一批内行来干。从德国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加上詹天佑所推荐的邝孙谋(关内外铁路工程司,留美幼童)、颜德庆(沪宁铁路工程司,留美学生)两位大工程师。以及柴俊畴、俞人凤等从北洋武备学堂铁路工程班和山海关铁路学堂调派聘请的工程师和学员,再有从上海调来、德国聘请的管理人员。新的铁路公司在管理和技术力量上空前的雄厚。

    只要能排除阻碍,顺利接手,筑路工程便会轰轰烈烈地展开。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将是确保进度、缩短工期的有力保障。到时候,勘测、设计、施工将会同步进行,多个路段、多个工程队将一起修筑,只要资金跟上去,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是不缺的。

    技术性的会议自然是简单明了的,先从已经勘测完和修了一部分的路段开始施工,也就是武长(武汉长沙)段和长株(长沙株洲)段;同时派人对其他线路进行勘测、设计;等到把三省铁路公司都接手过来,便要开始全面的统筹工作。等到明年,至少要有四个工程队进行施工修筑,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铁路巡警亦将扩充至每省五百人。

    “资金不是你们的问题,修路的阻碍也不用你们管,你们要考虑的是怎样又快又好地修筑铁路。”

    “扫募工人,组建工程队,从培训学习到熟练,三四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干线的勘测、设计如果滞后,那就修支线;支线的勘测、设计也跟不上,那就修复线。总之,工程队的施工作业不能停。”

    …………

    雄心勃勃,自信坚决,陈文强的态度对于手下的干劲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团体的工作热情往往就取决于领头人的精神意志,而谁都知道,陈文强已经把困难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并有信心和能力解决,交给他们的不过是专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

    会议结束,陈文强转入后面的房间,脸色已是郑重严肃。充满自信,那是给人看的,他自己知道想顺利接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房间内,两三个平民打扮的汉子正在喝茶聊天,见陈文强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