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六章何去何从二十四(第2/3页)  隋末大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惟愿陛下明察…!”

    杨广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你说吧,朕听着呢…。”

    裴世矩压低了声音,然后说道:“其实以前微臣跟着杨素的时候,就几次听到杨素感叹过,说是元德太子和齐王的关系不算好,齐王几次三番地想要设计陷害元德太子,拉他下这个太子之位,而且齐王身边的一些人,总是想当从龙之臣,也成天跟齐王说陛下登位的事情,勾起齐王的一些不应该的贪念…。”

    杨广咬了咬嘴唇,然后不服气的说道:“你说的这些事情,朕也有所耳闻,所以元德太子病重之时,朕便让吏部尚书牛弘来主持重新挑选齐王府的幕僚与近臣,就是想让齐王身边的人能多些忠正之士,牛尚书一向以识人著称,给齐王配备的近臣也多是世家子弟,朕觉得这阵子齐王成熟了许多啊,裴爱卿,你莫要以老眼光看人,当知士别三日,该当刮目相看的道理…。”

    裴世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微臣虽然愚钝,但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是陛下可能这阵子忙于国事,对东都之事知之不多,自从您任命齐王为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之后,齐王在您面前恭顺,可是您不在时,可是在这东都之内横行街市,指使手下欺男霸女,胡作非为,甚至派手下的人远到陇右,去强抢那里的名马良驹…。”

    杨广气得重重一拍御案,吼道:“这个畜牲,竟然敢做这样的事情,裴爱卿,为什么群臣之中,没有一个向朕说这事呢…?”

    裴世矩叹了口气,又道:“陛下,您看看您的案头这堆积如山的,请您立齐王为太子的奏折,就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敢向您进谏了,自您离开东都后,留守东都的文武官员,无不排队向齐王府送礼问安,这些事情人尽皆知,但没人敢向陛下明言啊…。”

    杨广恨声道:“这小子的这些举动,和当年的房陵王在当太子时,冬至时大会群臣有什么区别!好啊,朕还在,他就想着抢班夺权了!好,实在是太好了…!”

    裴世矩此时也是很识相地,在杨广自言自语的时候站在一边,一言不发,良久,杨广猛地一抬头,沉声问道:“裴爱卿,依你看来,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裴世矩勾了勾嘴角,推脱道:“这些是陛下的家事,又何必问微臣…。”

    杨广咬了咬牙,然后说道:“今天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朕说过,今天赦你无罪…。”

    裴世矩轻轻地叹了口气,方才说道:“齐王从小志向远大,聪明过人,但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教唆太过,现在在他看来,只怕这东宫之位非他莫属,所以才会愈发地骄横,微臣以为,陛下可以不动声色地进一步观察齐王,刚才微臣所说的事情,也没有亲自查实过,陛下可以派亲信之人暗察这些说法,一旦证实,则需要更换齐王身边之人,然后正告齐王需要安守本份,不可生出异心。至于这储君之位,陛下没必要这么急着就给齐王或者是皇长孙,可以等皇长孙长大之后,多加观察,再决定这储君之位到时候给谁…。”

    杨广沉吟了一下,说道:“那朕就下令,给齐王身边配一些有经验的能臣干吏,协助他处理政务,免得让他每天飞鹰走马,饮酒作乐,生出太多乱子…。”

    裴世矩却是沉声否决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果齐王身边只是些小人,倒也无伤大雅,可若是换成官员,那可能就会生出祸事了…。”

    杨广眉头一皱,问道:“此话怎讲…?”

    裴世矩叹了口气,然后说道:“齐王现在已经身兼了河南尹,处理京城的事物,陛下出巡又这么多,不在东都之时,都是齐王监理国政,如果他的身边配备太多的重臣,那时间一

    长,就会形成他的一套领导班子,这些人习惯了在陛下不在之时掌握国政,提拔自己的亲信,还会愿意等陛下回来吗?只恐有些用心险恶之徒,到时候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